笔趣阁

富士小说>宿敌登基为帝之后txt > 5060(第7页)

5060(第7页)

像昭王殿下那般的天之骄子,又是战无不克的天策上将,很容易就引得闺阁女儿家动心。但当真嫁过去,能得政务繁忙的郎君几分怜惜?高嫁的苦楚唯有自己知晓。

“昭王殿下并非薄情之人,而且……”顾宁熙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道,“母亲,我就非得要嫁人吗?”

非得指着夫婿的良心与怜惜,过一辈子吗?

谋逆案后,淮王入狱,陛下一病不起。

大理寺、刑部严查逆案相关人等,本应满城风雨的京都却出乎意料的安稳。

昭王殿下坐镇朝纲,文武臣工各司其职。最初的动荡只有半日,朝堂旋即回归正轨。

百官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安心绸缪落下的差事,更是卯足了劲预备投效从龙之功。

礼部中已传出消息,陛下将立昭王殿下为太子。

此事毫无意外,唯独让人还有些好奇心的,不过是陛下对淮王殿下的处置。

京都世家、文武百官心照不宣,想方设法打听着消息。丑时末,淮王府正堂中,陆忱擦拭着手中佩剑。

他的心腹将领已分成两路,一路在府中召齐兵马,一路去东宫点兵。他想将有富余的干粮分发给难民,却被母后制止。

他不解,嬷嬷告诉他,一旦分了粮食,只怕他们连人带车,就再也走不出这一带了。

那一日他独自想了很久,母后搂着他,语重心长告诉他:“恒儿,分几块饼当然容易。而你将来要做到的,是让天底下的百姓都能丰衣足食。”

这一句话他记了很久。

姚皇后动手打了长子,却心疼难以自抑。

祈安用五年的时间一统了中原,打出了旁人数十年都未必能有的战果,免去百姓几十年的战乱之苦,功在千秋。

这座江山,合该就是他的。

姚皇后为长子拭了泪:“你且再好生想想,哪怕是去蜀地,母后都会陪着你。”

无论如何,她一定要保全自己的孩子。

万事俱备,原本在并州杨庆叛乱时,他就已经做好了起事的准备。皇兄被囚,只等昭王出京平叛,京都便是他的天下。

只要他先出兵占据了皇城,控制了父皇与母后,则天下兵马尽听他号令,他就是当之无愧的正统。

昭王流落在外,不过一叛臣尔。

偏生并州那群乌合之众,不等昭王出征便作鸟兽散,令他错过了精心筹谋的良机。

然殊途同归,如今太子兄长骤然被废,出乎所有人预料。文武百官或默认昭王是未来储君,或力保皇兄起复。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想到他淮王陆忱。

“殿下,”副将来禀,“东宫又有两位将军带兵前来。”

宝剑闪着寒芒,陆忱眸中势在必得。他手握东宫令牌,策反东宫将领、调用东宫兵马轻而易举。时机难得,陆忱情知再拖延下去,当父皇开始收回东宫的权力时,他的胜算就少了大半。

原本听命于皇兄的属将们,就算不念皇兄知遇之恩,也总得好生想想昭王上位后他们的下场罢。

兵马如数点齐,将官齐齐候于堂中。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陆忱沉声道:“诸位将军,昭王忤逆犯上,挟持君父,矫诏废黜太子,为天地所不容!”

“你们随本王一起入宫,清君侧,扶立正统,杀!”

陆忱长剑出鞘,东宫加上淮王府,合兵能有三千之众。只要出其不意、孤注一掷,则大业可成。

他要让所有人都匍匐在他的脚下。

茶楼雅间内,孟庭与顾宁熙则商议着一桩调令。

“江南一地归附已有五六年,近来南梁旧臣有些不安分。朝中要派文臣武将前往弹压,以备不测。尚书大人昨日已与我旁敲侧击谈起,朝廷似乎属意派我前去。”

顾宁熙帮着表兄分析利弊。于公,表兄本就是朝廷武将中的新秀,他熟悉江南一带的风土人情,军功也都是在江南取得的,派他前往正合适。

于私,她亦心仪南方山明水秀之地。看来冥冥之中,她和表兄或可一同迁往南方。如此一来,母亲也不必与外祖母分离。少了侯府的规矩束缚,母亲还可以时时在外祖母面前尽孝。

当真是天赐的安排。

孟庭颔首应好,熙儿既也觉得这是份好差事,他便更无后顾之忧。

顾宁熙想得还要长远些:“若我们都走了,我想等朝局安稳下来,就将那处宅院卖掉。”

眼下余波未平,她忧心宅子卖不出价。

短短两年间,他们合买的宅子就从最初的三百七十贯一路看涨,如今轻轻松松就能卖到五百贯。

“好啊。”孟庭笑了笑,对她的决定一向赞同。

用过午膳,孟庭先一步离开,顾宁熙还要回工部点卯。

此处离六部不远,出茶楼后不久,顾宁熙无意间在街头望见了一乘熟悉的车驾。

等在孙总管的示意中上了车驾,顾宁熙笑道:“殿下今日怎么有闲暇?”

陆憬端了茶盏:“午间不过半个时辰,你还要出工部?”

顾宁熙一五一十道:“表兄寻我有事罢了。殿下也是回尚书省?”

“父皇命本王入宫,总要定了逆案的处置。”冰面上勾画出一道道图案,若从高处俯视,会更加精彩。

脚下旋转,顾宁熙的冰刀不慎卡入了一处不起眼的冰洞之中。她身形一个不稳,跌在了冰面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