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特么知道华国的视频APP里,纪录片的分类下面都掺杂着比赛和综艺节目了吗?!
为什么好混这些内容进去?
因为如果真的单纯的只有纪录片,这个分频是没人看的啊摔!
但是秦总不为所动——她是个叛逆的老板,就没有一次按照房车表的意见改变过自己的想法!反而每次,都是房车表被她洗脑说动。
这一次,也不例外。
“我就是因为知道国内的纪录片没有市场,所以才会想要让我们公司开这道先河。”
“我们都听说过那个两个卖鞋的销售员被老板派去一个不穿鞋的村子里考察的故事,悲观的销售员说‘完了,这里的人都不穿鞋,我的鞋卖不掉了’,乐观的销售员说‘太好了,这里的人都还没有穿鞋,那我这个鞋在这村子就是第一家,这是个空白市场啊’!”
秦总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不要做那个悲观的销售员。”
“你们要相信,全世界人民的审美是共通的,不可能有一类片种,只有外国人喜欢而本国人不喜欢的。”
“纪录片,在你们眼里是观众们都不喜欢,在我眼里,那是观众们没看过好看的纪录片!这是一个空白的市场啊朋友们!”
秦可扫了一眼全部的人,然后又举出另一个例子:
“当初,你们都跟我说,咱们国内的观众不会看国产的科幻恐怖电影……可事实呢?”
“事实是,观众们只是没有看到过科幻恐怖电影,真的拍给他们看了之后,他们都接受良好啊!现在网上想要看《口口》第二部的每个星期都有人在咱们官博下面求!”
“所以说,不要小看了我们的观众。”
“他们会喜欢看纪录片的,只要我们拍了。”才有鬼呢!
在场的员工不管是信了还是没信,总之,都默认了下一部作品是纪录片这一点。
电影制作部的部长是卢小爱,当年电影《口口》的编剧,靠着一部《口口》和对秦总语录的细致解读,没多久就在当时刚成立的电影制作部站稳了脚跟。
她看了看周围,什么游戏部,后勤,行政,人事……思来想去,这个纪录片的主要负责部门大概还是他们电影制作部,于是忍不住开口问道她最关心的那件事——
“所以秦总,我们的纪录片拍什么?”
这是个好问题。
秦总在车上的时候想了一切,甚至把说服员工的台词都模拟了三次,愣是忘记考虑这件事了……
毕竟真的时间太短了。
但她不能真的说自己现在没考虑好,不然本来就将信将疑的员工们,听到这里一定会发现这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的!
秦总很镇定,她扫视了周围的一圈,最后,把一直抱在怀里、已经抱得手都酸了的那只通体雪白的散财猫放在了桌上。
雪白的猫咪终于四只爪子可以碰到桌子了,很优雅地迈着猫步,从秦总的左边,走到秦总的右边,还时不时用尾巴扫扫秦总的手腕……
“就拍它。”
秦总说。
149。卡在游戏里的第一百四十九天我全息了……
单纯的拍一部与动物有关的纪录片,秦总自知,还是有小火的风险的——她又不傻!你当她不知道这世界上就有许多狂热的猫猫爱好者吗?!
别的不说,就光是她所在的现代社会里,就有一帮人,爱熊猫爱到飞起,光是保护区偶尔发布的熊猫小视频他们都能嗑到上央视节目!
细数出圈的动物,不论是生活在山上难得一见的老虎一家人,又或者是熊猫大家族,都具备几大条件——
它们都生活在野外;
它们都属于在日常中不太常见的动物;
以及,它们长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颜值都上佳。
所以,很显然,想要让一部讲述动物的纪录片不火,就必须要逆向思维——
找一种家养的动物;
且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这种条件摆出来,除了猫不就只剩狗了吗?
而对于秦总来讲,比起狗(苟),猫显然在败家这件事情上让她觉得更靠谱和安心。
选择纪录片拍猫,是经过了两分钟的深思熟虑的明智的选择,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这部本来就已经很无聊的纪录片,变得更加没有人要看。
秦总在说完上一句话之后,开始给这个有关猫的纪录片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限制——
“拍猫的纪录片,估计在市场上也不能算少数,所以我们要拍,就拍得不一样一点。”一个花钱的大计划正在酝酿。
“首先,地点选择,我们不能选得太豪华的地方拍摄这个纪录片,这样容易拍着拍着就忘记我们要拍的主人公。”
比如故宫啊,空中花园啊这种比较稀奇的地方,别说是拍猫了,你哪怕拍里面一棵树那也一定会有观众好奇想看看里面的内部构造,顺带也会把主人公“猫”给看了,这万一一不小心火了怎么办?
这种隐患要在襁褓中的时候就掐掉!
“其次,我们也不能选太野生太野外的地方,猫毕竟是家养的动物,野生猫咪拍摄起来,一个,对于我们这支临时组成的并不成熟的团队有安全隐患,万一被挠了被抓了被吃了可怎么办?另一个,会让有些人认为把猫抛弃到野外可以让它们成为一部纪录片的主角!这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内容!”
通过前面几个动物火了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观众对于野生动物的喜爱远远高于家养动物——这就跟你吃一只鸡都会优先选择走地鸡一样!
人们就是对野生小动物没有抵抗力!
尤其有关动物的纪录片在她的概念里就是专门去探索大自然!
“……那秦总,既不让我们去野外,又不让我们选择豪华的室内,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