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走了,阁臣自然也要各回各家。
龚知远与洛明浦,刘谌茗两位太子党一同出门,太监们帮忙撑伞,送他们去御殿长街外乘轿。
走在长廊,他也没有多看沈瞋与宜嫔一眼。
当年龚知远其实是想将长女嫁给太子的,哪怕做个侧妃也好,将来扶为贵妃,诞下皇子,他龚家血脉也能一争皇位。
谁料沈瞋捷足先登,与他女儿私定终身。
虽然沈瞋声称两人是情难自抑,也保证让他女儿做正妃,但这当中总有算计之嫌,令龚知远如鲠在喉。
况且,作为铁杆太子党,龚知远一向与其他皇子保持距离,他可不想平白失了太子的信任。
龚知远走了,以卜章仪为首的贤王党也走了,殿内炭火快要烧尽,殿外的宜嫔险些哭晕过去。
没有皇上的口谕,没人敢扶沈瞋起来,除非那人不想活了。
温琢看够了戏,拎起皇上赐的松萝茶准备离开,那柄折扇被他插在腰间,本就束得严丝合缝的玄带又将细腰拢窄一分。
他刚要跨步出门,手腕突然被人用力扼住,一把将他拽了回去。
“晚山,你也回来了,对吗?”
两人都是聪明人,从方才的表现就可看出对方异常,所以也不必遮遮掩掩。
谢琅泱深深望着他,眼中有愧疚,眷恋,还有一丝难以遮掩的失望。
眼前的人衣着整洁,发丝乌黑,双眸明亮,面颊红润,和大理寺狱中奄奄一息的身影没有半点关系。
这时候,他还没沾染无辜人的鲜血,也还没为了夺权无所不用其极。
这本应是谢琅泱最爱他的时候。
他记得他总喜欢数朝廷发的那点俸禄,数完便将私房钱都锁在床下面的小格子里,盘算着养老花,算着算着时常觉得不够,还要从皇上那儿顺点东西填充小金库。
谢琅泱偶尔会和他说,别太在意钱,谢家有的是,无论他多骄奢都养得起,温琢却说谢琅泱年纪比他大,先驾鹤西去怎么办,把谢琅泱噎的说不出话。
这时的温琢过得轻松自在,闲暇时爱去勾栏听曲,是价钱最划算那家。
他会轻摇着云纹折扇,点两个才艺出众的姑娘陪着,彻夜不归,任凭外界如何传他放浪形骸,有失官员体统,哪怕顺元帝呵斥,他都毫不介意。
他会眼睛亮亮的对谢琅泱笑:“刚好用来诓他们,省的有人费心把女儿嫁给我。”
谢琅泱喜欢他的小精明,喜欢他狡黠又含情的眼睛,喜欢他的一点文心,喜欢他恰到好处的依赖和任性。
此刻光是忆起,心口就涌起一股热流。
可惜现在温琢眼中再没有那种依赖了,取而代之的是悄然藏匿的阴诡算计。
他三言两语便可将顺元帝玩弄在股掌之间,令沈瞋求救无门,也令谢琅泱心生寒意。
谢琅泱握紧他的腕,突然发觉温琢似乎没比狱中丰腴几分,他好像总是喂不胖,明明那么爱吃枣凉糕一类的甜食,可就是不长肉。
怪不得只十杖便将他的腿骨打断了。
断骨的痛,不知有多难捱。
于是,谢琅泱的心又柔软起来,掌心的力道渐渐松了,拇指克制又怜惜地抚摸着温琢的脉搏:“我很欣喜,也很想你,晚山,我都快忘记你此时的样子了。”
温琢并未完全转过头,他垂眸瞥着自己的手腕,几乎是和颜悦色地问:“谢大人怎么敢在宫中与我亲近了?”
一门之隔,守着等待灭灯的两名小太监,跪着凄凄惨惨的沈瞋母子。
若是在上一世,谢琅泱断然不敢在宫中有任何越距行为。
他身上背负的枷锁太沉重,踏错一步都万劫不复,对于温琢他尤为心虚,甚至要刻意保持疏远。
温琢一直忍耐着他人前冷漠,人后温情的两幅面孔,习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难过。
温琢的讽刺让谢琅泱感到些许刺痛,但这个问题他很早便解释过了。
“你知道,老师他一直命人盯着我。”
将长女嫁与沈瞋在龚知远意料之外,但将幺女嫁给谢琅泱却是龚知远有意为之。
南州谢家的长子,顺元十四年的新科状元,谢琅泱是龚知远极为看重的接班人。
岳父肯扶女婿上位,当然要确保这个女婿足够听话,足够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