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侯夫人那时还宽慰她,说或许等她再找到她夫君,可以再生一个,若是真的喜欢孩子,也可去弃婴堂里接一个回来养着。
毕竟孩子说没也没了,活着的母亲再痛苦,除了伤了自己的身,还能如何呢?
可是那妇人凄然一笑,哭着说,大约她这辈子都无法走出来了。
赵观柔那时并不十分能感同身受这种痛苦。毕竟孩子丢了也五六年了,再大的伤痛,也该走出来些了。
她父亲赵偃战死时,她也是百般痛苦,然而五六年后,心里不也还是宽解了许多了,五六年后的她就很难再回味起当年那种失去父亲的绝望和痛楚。
但是现在她完全能理解那个妇人了。
做母亲的,对孩子的感情,实在是难以割舍的。
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大部分情况下也无法和父母对子女的感情相提并论。
坦白来说,现在想起母亲杨拂樱和父亲赵偃时,观柔仍是会觉得痛苦和不舍,心酸得想要落泪;然而只要一想起东月,她的心就痛得像是被人活活剜下似的。
梁立烜,你到底把我的女儿藏到了哪里?
观柔眸中又不觉滚落许多泪珠,哭得像一枝被秋雨打过的海棠,可怜却动人。
片刻后,皇帝就将她带到了大中殿。
赵观柔是知道这个地方的。
这是邺宫里的禁区,一般的人没有皇帝的宣召根本不能进去,而被选在里头伺候的人,轻易也不能出来。
纵使高傲如宠妃薛贵妃,每回入内侍寝时也只能她一个人进去,瑶华殿伺候的婢子们都不能带进去一个。
所以至今外头的人连大中殿里究竟有几间宫殿楼阁都不清楚。
跟在皇帝身边的徐棣见皇帝一路抱着赵美人进大中殿时,眼中浮现一抹十分复杂的情愫。
但是米妤微是进不去的,徐棣就命她在殿外的长街上等候。
皇帝入大中殿后径直进了自己的寝殿,将赵观柔放在了桌案上,然后他便捧着她的脸同她对视,帝王眸中尽是一片深情。
观柔被迫抬起头来直视着他,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他发间夹杂着的点点花白银发,给他平添了好几分岁月沧桑、饱经风霜之意。
那么他的白发,究竟又是为何而生的呢?
莫不成不是因为国事政务的繁重嘈杂,而是因为自己?
她心中有些想笑。
“观柔,别怕,我把你带出来了。”
“你又回到我身边了,对不对?”
“观柔,从今以后,我们夫妻相守,再也不分离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