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不屑摘夏茶的,看见方寸家支个摊卖的还挺好,也就纷纷效仿她,虽然时间上来不及准备很多,但也紧赶慢赶上这趟快车。
他们有样学样,让家里的娃娃们拿着画笔在棉纸上画来画去,但和方寸她们的图案对比起来实在没有美感,只得来让方寸支点招。毕竟茶也摘了,送不会地里就真的浪费了。
方寸把这事和徐冬宜一说,二人就商量出了个想法。
家里的茶叶卖的差不多了,可以把农户的拿来一起卖,农户给她们提供成品茶叶,她们包装并且销售出去,五五分账,大家都能赚。
茶民们仔细一想这也不亏。本来就是一时兴起,能赚多少就赚多少,总比“烂”在家里好。况且,方寸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交给她也放心。
方寸就这样第一次当上了“老板”。
大家信任她,她很感动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一定得给大家办好。
方寸自从接了这件事,每天都起早贪黑的画,一天下来也只有十来张,加上徐冬宜的,也不到二十张。
还是太慢了。
方寸熬的脸都白了。
每天一躺在床上,不出两秒就能睡着。
她的这些,杜莲心都看在眼里,私下也劝过,让她要画点,能卖多少卖多少。
方寸没答应,只让她去歇着。
最终还是徐冬宜看不过眼,提了个新办法。
只画一种固定的图案。
省时省力,还能作为咱们家茶叶的标志。
大家一看到这个图案就能想到茶子村的茶叶,想到曾到过一个苦涩的夏天。
方寸一下就精神了,觉得她的想法好。
“那我选哪个呢?”
方寸看着面前各式各样的彩色作品,犯了难。
徐冬宜脱口而出,“茶叶小人怎么样?”
绿色、独特、醒目很适合当一个logo。
“加上代表你的图案或者符号吧。”方寸提议。因为有她的一个个小想法和建议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她不该只留在背后,也应该被看见。
徐冬宜看着她恳切的眼神,没有拒绝,拿过画笔,在右下角加了一个“no1”。
她说,方寸的茶是第一名。
解决了绘画的速度问题,她们的效率大大提高。
她们的讨论,杜莲心在旁根本插不上话,她们一唱一和,默契十足。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方寸和徐冬宜之间有了这么多丝丝缕缕的联系,她想清理,找不到源头。看向徐冬宜的眼神多了几分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