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晚上九点,沈华年的船准时泊在武昌港口。
天色不好,船一进港便飘了场小雪,沈华年撑伞走下船,在不远处瞧见了前来接她的沈华兴。
“哥哥,这儿。”她一手提着藤箱,另一手则无力地给沈华兴打着招呼。
他见她,三两步走到她跟前接过藤箱,领她往自己住处走。
“我家附近也没什么适合你的房子,离我太远我不放心,在武昌这段日子,你便住我那儿吧。”
沈华年不答话,点头后问他:“你之前不是一直在北平吗,怎么忽然到武昌来了。”
按道理不会这么快的。
前世她到武昌纯属巧合,且是自己解决的吃住。这一世倒有些不同。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这次北平的事办得异常顺利,下个地点在武昌,我便提前赶来了,正巧熟悉熟悉新环境,等事情解决完,可能会回上海一趟。”
灯光昏暗,沈华兴的脸在光下显出半边影子,多了些奔波的操劳。
绵密的雪纷扬着,带了几分逢进年关的意味。
一听这话,沈华年便心觉不对。
按前世记忆,这次任务并不顺利,沈华兴足足多拖了一月有余才赶来与她汇合,现在不但未延后,甚至提前了。
事物发展的方向已渐渐偏离既定轨道,记忆逐渐与将会发生的事情分离。
她无法再凭记忆准确推出接下来的事。
“怎么了这是,脸色这么不好,生病了?”沈华兴见她脸色有些差,忍不住伸手去探她额头,问。
问这问题显然多余,滚烫的体温出卖了她。
长时间奔波劳累,又没怎么吃,再加上昨夜在窗户有缝隙的船上吹风着了凉,病是难免的事。
沈华年只觉得脑袋沉,但有毛领斗篷裹着,冷倒不冷。
“小病而已,不碍事的。我回去睡一觉便好了。”她说着,继续跟在沈华兴身旁朝前走。
“这怎么行。武昌刚下过雪,比你待的地方更冷,你不吃药养病,怎么过这年。”
算算日子,已经腊月二十了,越是逢近年节,天便越冷,年前若养不好,连带着过年都需遭罪。
沈华年觉得这话在理,便也不再强撑着,去了趟医馆后便回到沈华兴住处蒙头大睡。
躺在床上,暖意扑面而来,她的脸颊被烧出红晕,像夏日里上海外滩初亮霓虹时的火烧云一般,红得恰如其分。
去热药之前,沈华兴在她额间盖了冰袋,刺骨的凉意从额头蔓延进骨髓里,让她做了个绵长的梦。
梦里下了场很大的雨,天地都被这雨幕搅得混沌不清,沈华年浑身湿透地走进树林,一边走,一边急切地搜寻着什么。。
不多时,付书同的虚影忽然出现在她眼前,她几次想伸手抱他,却抱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