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野猪下山的事,知青院里明显气压更低了。以前偶尔能听到的争吵声,现在也都没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压低了声音,似是怕惊动了随时可能会出现的野猪。
余欢虽然有些担心,但好在有阮玉和顾琴的陪伴,又因为知道顾长卿是原书男主,不会出大事,这才能稍稍放心些。
傍晚,阮玉在小厨房煮晚饭,忽然听到院门传来急切的拍门声。
伴随着的,还有女人尖利的呼救。
小厨房距离大门最近,阮玉赶快放下碗,湿漉漉的手在围裙上胡乱抹了抹,就去开门。
余欢和顾琴后一步出来,就看见一个中年妇女哭着扑了阮玉一个满怀。
好在阮玉反应也不慢,及时扶住了门边的石岗,这才没被扑倒在地上。
“妈!”
“妈!”
余欢和顾琴一惊,忙冲了过去。
闻声赶来的女知青们,把那个趴在阮玉身上的陌生女人扶了起来。
……
柱子不见了
“妈,你怎么样了?有没有伤着。”余欢关切地问。
阮玉靠在顾琴身上,脸色也有些发白,说话却很清晰:“我没事。快看看她是怎么回事。”
“哎。”
余欢见阮玉只是吓了一跳,确实无恙,这才松了口气。
这边知青们也七嘴八舌地劝着,帮衬着把来人扶了起来
“嫂子,你先起来。有什么话,起来再说。”
“是啊,你这么压着顾婶儿,也没法说话。”
“呜呜……”
那妇女披头散发,只顾埋头哭泣,大家一开始都没认出她来,直到人被扶起站稳,黄勤拨开她脸上的碎发,众人这才看清楚,来人是住在知青院不远的,村民刘华的媳妇王小菊。
刘华的媳妇王小菊,余欢还是认识的。
余欢问道:“王嫂子,这是怎么了?”
王小菊已经有些失去了理智,满脸是泪,连目光都有些呆滞:“柱子不见了。我的柱子不见了。柱子啊,娘的心肝儿啊,你跑哪儿去了……”
柱子不见了?
所有人都惊呆了。
王小菊的儿子,大名刘军,小名柱子,今年才五岁,正是贪玩的时候。
阮玉到底年长许多,除了刚开始被王小菊扑倒没反应过来,这会儿站稳身子,就立即恢复了清明,闻言问王小菊:“什么时候不见的?你最后一次见他是在哪儿?”
王小菊哽咽着,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地道:“我下工回家,到处都找不到他。呜呜……顾婶儿,明明下午上工前,我千叮咛万嘱咐,叮嘱他千万别出门的……他自己还说,有野猪……我的柱子,最听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