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改革重组后被企业化的哪些部门和人员,他们拿的就是企业化待遇,每月工资五六百到一千不等,至于房子,重组后重新排队也没办法。
燕九如在工资待遇上化了个重点符号。
燕爹每天走街串巷收旧货,回来有时候会说起来,现在街头卖烤地瓜、摊鸡蛋饼的,每个月都挣千八百的了,沪市外企小白领每个月都2000块打底了。
钱老这么大贡献的科学家还争不过一个小白领?
虽然还有住房等待遇,但人家小白领还额外有餐补200呢,租房也有500补贴的,上半远的还有交通补贴200块,有手机的还给100通话费补贴。
别问他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因为他下面的企业现在不少都在各地开了分公司的,薪资待遇当然得按照市场水平来。
这些都要他最后签字才能落实的。
会议结束后,燕九如又马不停蹄开始拜访在燕城的国防科工委的一些老前辈,老科学家。
忙活了一个多星期,又跟上面一些老干部和新领导啥的嘴辩了三四回,他重新修改的‘关于国防科工委的改革暂停报告’终于带着红头批复下来了。
燕九如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相反,他为了这份暂停改革的报告还得罪了一些人。
为了这位红头文件,gwy和zyjw相关领导也是下了大力气的。
他以往还真没注意到上面有这样一部分人,举着改革大旗的背后却掩藏着诸多个人算计。
爱钱没问题,但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就不行,尤其是事关国防军事领域更不行!
就像他最后一次辩论中说的,“管他什么级别,谁伸手,我砍谁!看是我的刀快,还是谁的脖子硬!”
“别的地方我管不到,但在科工委这一亩三分地上,要么自己滚,要么把手缩起来。”
又一个不眠之夜,陈茵给他送来了醒神茶。
看他在看科工委直机关和下面所属机构单位的薪资待遇调查汇总,旁边已经备注了一些内容。
这些不算什么机密,陈茵看了两眼,大体知道他想干什么了。
她放好茶,在旁边坐下来,道:“你想全面提高科工委工资待遇?”
燕九如捏了捏眉心,用笔点了点上面的核心业务,道:“不提高不行,老百姓都嘲笑说咱们这些造导弹的,收入还赶不上大街边卖茶叶蛋的。
这不是笑话么?!”
这只是事实,却一点都不好笑。
咱们的导弹、卫星能上天,他们的收入也必须跟成果挂钩才行,不论什么时代,都不能让科学家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不论是荣誉还是待遇,都必须足够受人尊敬才行。
他都想好了,陈茵也不多话。
“你什么时候下去调研?”
“后天吧,先把这个拟个初稿,调研出什么也正好修正一番。”燕九如放下手里的材料,揽着她回卧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