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锦云顺道替她包了几块试吃,“我得先瞧瞧今日的评价如何,再考虑上不上新。”
陆翎香上下打量了她一眼,“这位娘子很会做生意,二哥尝了,我怕是日后要常来。。。。。。娘子怎么称呼?”
她在等糕的功夫,顺道在留言板上留了个言。
“姐姐姓卫。”
卫芙菱将薄荷夹糕系得紧紧的,“我们都姓卫。”
“卫小娘子?”
陆翎香翻身上马,朝着姐妹三人笑道,“等着瞧吧,明日我定是要被二哥再催来。”
卫芙蕖慢条斯理地在纸条上刷着米糊,“嗒”的一声,将它贴在留言板上。
她盯着那纸条看了一眼——陆大人觉得此糕滋味甚美,好吃得半夜上蹿下跳。
她偏着脑袋琢磨了一会,将留言板挂在车旁展示去了。
很快到了下学的时辰,学子们挤过钱娘子的煎饼摊子,便往卫锦云这头买点心。
“我说你们几个在讲学时不好好听课,传纸张,写了什么。。。。。。‘今日下学吃什么’、‘自然是那茉莉糕,我都想好写什么诗了’、‘何诗’、‘玉粉揉云。。。。。。’,写啊,怎么不继续写了?”
一位留着半白胡须的老爷子挤开人群。
老爷子身形有些清瘦,头戴一顶软脚幞头,穿着湖蓝色襕衫,虽有些磨旧,但熨得笔挺。
学子们听见这声,身子不受控制般替他开道。全场忽然一片寂静,连钱娘子锅上油“滋滋”冒泡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
“这点心就这么好吃?难道比为师讲得‘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还要吸引人?”
老爷子拿起卫锦云递过来的薄荷夹糕尝了一口,良久后眉头紧皱。
“夫子,夫子您怎么了夫子!”
吴白看着老爷子默默不语,只是张大了嘴巴,连忙上前。
老爷子惊呼,“为,为师的牙粘。。。。。。”
作者有话说:
----------------------
薄荷夹糕里头夹着核桃仁,不甜,但是是级糯叽叽[三花猫头]
“长得水”在吴地是描写姑娘是水做得一样,很好的形容词。
第17章又卖空了
这一喊将所有学子都喊了过来,众人登时将卫锦云的摊前围得密不透风,齐刷刷地又响亮地喊着“先生”、“夫子”。
老爷子唤作吕鸿才,曾在汴梁为官,眼下致仕回乡,受聘于平江府学,认识他的都尊称他一句“吕夫子”。
吕夫子捂着腮帮子直抽气,薄荷夹糕的粘劲还在与他的牙较劲,连狂饮一杯清茶都无济于事。
他本想借此训诫学生两句,却听见众人的背后忽传来一句脆生生的“阿翁”。
他眼睛瞪得更圆了,却有些手足无措起来。学子们这下开的这条道,比方才那条还要宽敞。
“阿翁在这做什么呢?”
吕兰棠顺着这道走到吕夫子跟前,瞥了一眼摊子上的茉莉花糕,慢条斯理道,“噢。。。。。。原阿翁是在这儿吃。。。。。。点心啊。”
她穿着青色直领对襟窄袖长衫与湖蓝百迭裙,偏髻簪兰花珍珠簪,眉眼生得极淡,透着一股书卷气。
“棠棠,阿翁只吃了一小口。”
吕夫子哪里还有训诫学生的半点气势,只是轻咳了一声,“且,这不还没咽下去嘛。”
不过尝了一口,牙险被粘掉了,还正巧被孙女给撞见,他心中那叫一个悔。
安静,此刻的氛围比吕夫子的课堂还安静。
“罢了。”
吕兰棠轻声笑了笑,“大夫与我说阿翁您没患消渴症,这两月荤腥沾得少,点心一块没碰,我瞧着您长吁短叹的。今日我允阿翁吃了,不过,不可多吃。”
她往卫芙菱手中塞了钱,试了一口茉莉花糕。甜而不腻,若是配水月茶,肯定滋味更甚。
她又盯了盯精致的摆盘,瞧着都是用了巧思。
“果真?”
吕夫子试探地问问。
吕兰棠点了点头,“嗯”了一声回应。
“还是棠棠对我好。”
吕夫子飞变脸,转身朝着卫锦云朗声笑道,“那给我来十块!”
四周安静极了。
他看了一眼吕兰棠的面容,忐忑道,“那,什么八块也成。。。。。。五块吧要不。。。。。。四块不能再少了。”
众学子围在二人身后,眼瞧着平日里懂不懂就要掏戒尺的吕夫子,在孙女面前蔫得像只小鸡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