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作者冷魅 > 第 46 章(第1页)

第 46 章(第1页)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青史留待後人说

引语:

"她在太学立了一块无字碑,说功过自有後人评说。那夜我们并肩站在碑前,雪花落满肩头:‘不必千古流芳,但求问心无愧。’"

---

新朝九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都要早些。才过冬至,细密的雪花便纷纷扬扬地洒落,将汴京城装点成一片银装素裹。太学新辟的"清韵园"内,一块丈许高的汉白玉碑静静矗立在雪中,碑身光洁如镜,未刻一字,只在顶端雕着展翅的凤凰纹样。

燕青伸手轻抚冰冷的碑面,指尖在玉石上留下淡淡的水痕。这块无字碑是李师师的主意,说是要留给後人评说这个时代的功过是非。

"还记得《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李师师的声音从身後传来,她撑着一把素面油纸伞,为燕青挡住飘落的雪花。伞面上已经积了薄薄一层雪,映得她的面容格外清丽。

"这三立之中,你最看重哪一立?"燕青转头问道,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氤氲开来。

李师师微微一笑,伸手接住一片雪花:"我啊,最看重立言。德会随时间而变,功会随世事而迁,唯有言能穿越时空,啓迪後人。"

雪花在她掌心慢慢融化,化作一滴晶莹的水珠。燕青望着她专注的侧脸,忽然想起这些年来推行新政时遇到的种种阻力。那些守旧大臣们总是援引古训,说什麽"祖宗之法不可变",却不知时代在变,治国之道也当与时俱进。

"你在想什麽?"李师师轻声问道。

"在想三年前我们推行女科时,那些老臣们痛心疾首的模样。"燕青的嘴角泛起一丝苦笑,"他们说我们这是在动摇国本,说什麽'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李师师将伞又往燕青那边偏了偏:"可现在呢?去年科举,女进士占了三分之一的席位。今年各地推荐的女子官吏,已经可以编成厚厚一本名册了。"

她从袖中取出一本装帧精美的名册,书页用上好的宣纸制成,墨香犹存。燕青轻轻翻动着书页,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挣脱束缚的女子:

"林婉清,礼部侍郎,主持编纂《女科医典》;

杨八妹,兵部郎中,整理《边关舆图》;

赵清韵,工部侍郎,着《江南水利考》;

。。。。。。"

这些名字背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生。她们或出身名门,或来自寒微,但都在这个新时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有时夜深人静,我也会想,"燕青擡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若是当初我们退却了,今日会是什麽光景?那些女子,是不是还要被困在深闺之中,终其一生都无法施展才华?"

"没有若是。"李师师的语气坚定如铁,"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只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记得《孟子》中说过:'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雪越下越大,无字碑渐渐披上银装。李师师忽然解下自己身上的孔雀羽斗篷,仔细地披在燕青肩上。斗篷内里衬着柔软的貂绒,还带着她的体温。

"你总是这样,"她的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对待什麽易碎的珍宝,"为国事操劳,却不知爱惜自己。"

燕青握住她尚未收回的手,轻声道:"有你在身边,我才能放心地往前闯。"

这句话她说得极轻,却让李师师的眼中泛起温柔的波澜。

"走吧,"李师师反手与她十指相扣,"带你去个地方,看看这些年的成果。"

太学新建的藏书阁共有三层,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此刻阁内烛火通明,宛如白昼。最显眼的位置,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这些年来女子着述的典籍。除了那些政论文章,还有诗集丶医书丶农书,甚至还有几位女子合着的《九州风物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