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师父与师傅区别是什么 > 第30章(第2页)

第30章(第2页)

之后,悟清明依次也给青瓦百里挑一各调制了药浴,在饮食中悄悄化了败毒散给他们三人服下。

在观内各处撒上了雄黄后,悟清明连夜找出道观所有的草药,配制出一些药囊,给青砖青瓦百里挑一等人。

百里挑一睡至半夜,迷迷糊糊见到悟清明进来,扔了个药囊给自己,不明白他这莫名其妙的一出,是怎么了。

于是问了问,悟清明只答:“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希望是我想多了。”

百里挑一嘴里嘟囔了一句:“有病,”翻了个身,拥着被子继续呼呼大睡。

见此,忧心忡忡一晚上的悟清明,不禁哑然失笑,有些羡慕这人天生的无忧无虑。

第二天,悟清明叮嘱两个小徒弟及百里挑一勿出去,走时合上大门挂上了闭观的木牌。拎着包经年来采晒的山参,便下了山,匆匆去往孟家探望孟夫子。

孟夫子家在镇北的枕石河畔附近,与白水镇一川之隔,距离书院两里地。

悟清明走到的时候,孟夫子仍是昏迷不醒卧病在床,他的子孙们正围在榻前侍奉。

听见他来,年逾不惑的孟家长子大郎,连忙出来朝他拱手:“道长来看望家父,不胜感激。”

“孟先生乃先师故友,贫道理应前来。”悟清明回礼,将山参交给他。

孟大郎推脱一番,这才收下,与他寒暄了一会。

“孟先生病体如何,不知大夫怎么说?”

“自昨日家父昏倒后,便请了大夫前来诊治,说是着凉加上操劳过度,导致目眩头晕,一时不慎这才昏倒。”孟大郎顿了顿,继续道:“适才家父醒过一会,喝了药刚又睡下。”

悟清明点点头,“可否容贫道入内看看孟先生?”

“自然可以,道长请随我来。”孟大郎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悟清明进卧室。

围在榻边的孟家众人,让出一条道,悟清明这才见到昏睡的孟夫子。

只见他呼吸微弱,脸色白,不复平日红润气泽;一撮花白的山羊胡子垂在颌下,被子盖至颈间,挡住整个身子,暴露在外的肌肤惟有面容。

悟清明注意到,在孟夫子额角肤相接处,有一粒极小的红色疹子,不细看兴许不太引人注目。

这令他脸色微变,伸手指了指,问道:“这颗疹子昨日可有?”

孟大郎闻声,上前一步,探头沿着他所指之处望去,声色一惊:“昨天并没有,约莫是今日刚出的。”

“得罪了。”悟清明听罢,上前掀开孟夫子所盖之被。

众人不知他想干什么,尚来不及反应,只见被褥之下,孟夫子放在腹前的两只手,也生满红色疹子。

“这……”孟大郎吸了口气,惊恐地将父亲的衣袖往上推,只见手臂上亦是密密麻麻的红疹,粒粒如红豆般大小,遍布肌肤,密集排列,见之不由头皮麻。

可想而知,其他地方也长满了疹子。

“晨起之时,给父亲喂药,还没有这些。”旁边的孟二郎亦是被这景象震到,似乎不忍再看,颤着双手忙不迭将被子盖了回去,抖了抖嘴皮子:“大哥,这不是一般的生病!父亲,父亲他、他……”

“我这就去再请大夫来。”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孟大郎转身就要往屋外走。

“且慢,”悟清明拦住了他,“这红疹……恐有传染的风险,孟大郎君且做些措施再外出。”

他毕竟不是医师,只会些伤筋动骨,小儿风寒等医理,凭着昔日一些经验,初步预判,这红疹也许是时疫。

但他到底没有直接说出来,以免惊吓到众人,造成恐慌。

他能做的,只有提醒他们率先预防,以免传染扩散。

众人闻此,神色皆变,在悟清明的指点下,孟大郎面敷干净的布巾,洗净双手之后才出了门。

孟家女眷依他之言,去厨房烧了热水,男子则将家中父亲所穿衣物器皿找出,上下配合,齐力同心将之以沸水汤晒。

想是孟大郎对大夫说明了原委,大夫过来的时候,亦以巾帕缚口鼻,一双露在外的眼睛透露着微微慌乱。

这次他不敢直接接触孟夫子,而是拿出丝线让孟大郎系在孟夫子手腕上,坐地远远的悬丝诊脉。

孟家人焦急地等待结果,半晌,大夫从凳子上摔了下来,颤声道:“时疫,是时疫。”

第二十六章病源

时疫骤起,这件事很快惊动到县衙。

县令赵秉烛当了半辈子九品芝麻官,一生算得上中规中矩,顺风顺水。

他守着这望县七镇,偏安一隅,没有什么大志向大抱负,既不想升官财,也不求富贵荣宠,更从未掺和过什么党派之争,也未遇到过何种天灾人祸。

而今知天命之年,却摊上这等要命的大事,顿时颓坐在太师椅上,心中暗道天要亡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