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她写了厚厚一叠摆在桌角,末了,才终于在一空白纸上,写满意了三个字。
丹心唇角上扬,含笑搁下笔,揉了揉因低头太久,而僵硬的肩颈,抬头只见屋外天色已暗。
她暗斥自己过于入神,忘了时间,都要耽搁做晚饭了,刚欲起身准备去厨房。
适时,门外响起青砖的声音:“丹心姐姐,快来吃年夜饭,我师父做好饭了。”
“来了。”她应声站起,抬脚往屋外走去,内疚道:“青砖啊,你怎么不早点来叫我去烧晚饭?”
“师父说你是客,哪有老是麻烦你干活的道理。”青砖解释道,随后又补充了一句:“而且,我师父做饭也挺好吃的!”
他以为丹心总是抢着去厨房,是因为怕师父做饭不好吃,于是当场向她为师父的厨艺正名。
丹心轻笑,合上屋门,随青砖去了厅堂。
关上房门的刹那,带起一阵风,吹动了桌案上丹心写的那张纸。
纸上三个字体清隽温润,饱含深意,赫然是一个名字。
第十五章上元
过了春节,时间仿佛快了起来,随着冰消雪融,被大雪掩盖的山路逐渐露出原貌。
正月初五迎财神,青灯观迎来了今年第一批香客。
前来上香的镇民们,骤然见到观中多了个端丽无双的姑娘,一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说清明道人不守清规。
在当事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流言四起满镇飘。
等丹心知道的时候,悟清明屋内的《九九消寒梅花图》,早已填完了最后一瓣花。
昭示着寒意尽去,春风始至。
山前山后的柳木抽了枝条嫩芽,路旁的野草浅浅冒出了一寸头,后山梯田开满了油菜花。
她被流言所困,觉得自己累及悟清明的声名,于是去找他辞行。
他听罢,不以为意,开口道:“孟子曰‘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你我本清白,何须被莫须有的事影响。”
丹心闻言,遂觉有道理,她心中无愧,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便打消了离开的念头。
数日后,十五上元节,上元天官紫薇大帝诞日。
这天,镇民们早早来青灯观拜过天官,就下山去往镇内的集市上赶集。
到了日中,再没什么人来。
悟清明得闲,便在后院教青瓦练太极拳。
他给青瓦打了一套,以做示范。
院中有棵桃树【1】,此时开满灼灼桃花,一片烂漫粉色,花瓣随风飘洒,落于悟清明等人的身上。
青砖坐在桃树下看书,丹心煮了四碗汤圆端上来,倚在廊上的栏杆处,眯着眼边吃边晒太阳。
听见拳脚挥舞的声音,两人皆抬眸看去。
只见花雨中,悟清明抬手之间,衣袂浮动暗藏气势;起腿之际,横扫虚空脚下生风。
配上他一脸冷肃的神情,完全与他平日温儒慈悲的样子,截然不同。
青砖青瓦第一次见到这个样子的师父,武力全开后,他眉宇之内陡生桀骜,浑身气魄逼人。
丹心看得明明白白,他竟是将武学融入道家的太极之中,自创了一套新拳法。
一招一式,隐有疏狂凛然,兼并温敛仁慈,可谓是刚柔并济。
这等武学奇才,放在江湖上足以开宗立派了。
众人皆面露惊艳,青瓦更是看得直鼓掌,高呼:“师父你好棒呀!”
最后一招练完,悟清明收掌,沉气运纳,整个人又恢复了温和的气韵。
“你可看明白了?”悟清明问青瓦。
青瓦茫然地“啊”了一声,显然方才光沉浸在师父的英姿之中,而忘记看招式了。
他弱弱地说:“师父,你还能再教一遍吗?”
悟清明扶额叹气:“原来教人比自己练还难。”
于是他只得又演示了一遍。
然而青瓦还是没学会,倒是一旁观看的丹心学了个透。
她本就有不错的功夫底子,再加上她亦有些天赋,只看了两遍就学到了精髓。
放下碗,自己在一旁默默练习了一下,就与悟清明切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