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面,邓冬亦话不多说,直接把一本期刊,放到念白面前。
那是一本宣市范围内的顶刊。
由天元大学牵头主办。
放在国内范围,也是很有含金量的一本。
而期刊封皮上的几字,就吸引住念白的视线。
是跟她上交的那篇论文有关的字眼!
“坐那边看吧。”邓冬亦指指自己办公室的沙发。
说完,就开始如常处理自己的日常工作。
仿佛她刚刚就只是很普通的行为似的。
念白立刻坐过去,开始翻看。
本期期刊里面的重要板块,刊登的正是念白的那篇论文。
由于论文很长,几乎占了整本的三分之二。
这在平时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因为要考虑平均,考虑公平,考虑人脉,方方面面下来,刊物上的每一页每一处空间都不能浪费。
但是这回,乍一看却跟儿戏似的。
大半本,都用来刊登同一篇内容。
念白很熟悉自己的文章。
不过这上面还带了一些邓冬亦的批注,以及文末还有几篇精选的编辑评价。
念白凝神快速看完。
站起来,朝着邓冬亦就是扎扎实实地一鞠躬:“谢谢老师!”
论文的署名,明晃晃只落着念白一个人的名字。
公式是她发现的没错,文章也是她写的没错。
但是作为一个之前毫无能力证明背书的新人,大一新生,能上这样一部学术因子不低的期刊,背后本就意味着邓冬亦出了不少力。
而她明明实际上帮助她修改了论文当中的几处内容,却连指导老师都没给自己挂名。
更别提,学术圈里,大学生还稍微好点,本身也做不了什么活儿,研究生却往往深受其害——
活儿全是学生的,最后名声却是老师的。
一篇论文,可能其中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是靠一群学生的实验数据等等支撑完成的。
但是到署名,老师要是愿意在第二三顺位给你挂个名,表示你有参与,就算是比较良心的导师了。
有时候,学生有点小突破、小发现,到头来却是导师单一署名,更是司空见惯。
只有一步步把年龄、人脉、认可度熬上去,才逐渐能够拥有自己的名字。
熬资历,似乎已经成了这个圈子里公开的秘密,默认的潜规则。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
邓冬亦的行为,就更显得难得可贵了。
邓冬亦明白这名学生这一鞠躬的意思,感慨的笑笑:“不用客气。”
“我也只是做了份内的事罢了。”
“去吧。”
邓冬亦摆摆手,就像是什么都没做似的,开始如往常一样,继续自己手中的事情。
念白走出办公室,忽地又探了个头回来:“院长,那个……我最近有点新的想法。”
邓冬亦慢慢抬头:?
念白讪笑:“但是,不是物理方面的……也不能说不是物理方面,但可能,算是生物分子与物理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