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强力的照明下,光头发出智慧的光芒。
念白同时拿出课本和昨晚在图书馆借的书,逐一翻到上课讲到的位置和课外书看到的位置。
茅教授的课堂一向是非常轻松的。
他认为文学是自由的,绝对不应该局限于课本。
哪怕你看剧、看电影、看小说,甚至看一些网络上的新闻。
它们的本质都是文字勾勒构建出的世界。
都是文学的衍生。
总之,像林似玉一样边听课边偷偷静音看视频的不在少数。
不涉及回答问题,茅教授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开小差开在看真正文学典籍的念白很放心。
反正她分一只耳朵给课堂,内容也不会落下。
茅教授正在讲一些文学上的概念,内容旁征博引,举例子随口就能说出全国上下几千年许多名人的著作,国外的名著也都烂熟于心。
忽然,他话音一转:“话说回来,我知道现在年轻人们的创作跟前些年不太一样了。
近些年大量的创作在网络上涌现,很多年轻的文字工作者,都选择在网站上去写文,也有一部分呢,在一些公众号或者什么上去写。”
念白天灵盖一麻。
点她呢这是?
念白抬头,微笑,手上堂而皇之翻了个页。
茅教授微微梗了一下,话音一转:
“为什么现在文学界对网络文学多是看不上的态度呢?
究其根本,一是立意,二是笔力。”
接下来,是大篇幅的干货。
成功吸引到正在开小差充电的某人。
成功收获那个蛮有天赋但有点傲气的学生认真吸收知识的表情。
茅教授背着手转身,露出个得意的笑。
嘿!
他老头子肚子里的墨水倒出来吓死这群小屁孩!
茅教授越讲越嗨。
开始举例。
教室前大屏幕上,刷的出现一篇文章。
“咱们来以这篇摘自网络的文章为例。这是一篇描写作者走在秋风萧瑟的路上,遇到落叶飞舞猫儿缠路的随笔美文。”
他动了下鼠标,光屏显示换了一篇文章:
“这一篇是文坛巨匠程石老先生的文章,刚刚巧,是描述差不多内容的。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这两篇文章的差别。”
念白握笔的手顿住。
如果她眼没瞎。
刚刚那是她写的?
老茅从哪翻出来她的文的?!
她明明只发在过公众号上啊!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念白了然一切的眼神偷偷瞄了老茅的光头一眼。
很快,就被其对比点评的内容吸引了注意。
一边听,一边飞速记。
最开始是埋头写在笔记本上。
然后发展成人抬头看着听着,手自己在本子上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