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那里,还请长兄为静儿说几句话。阿瑾尚且年幼,他常问我阿娘在何处,我实在不忍,我与静儿,全是我心甘情愿。即便受下再重的惩罚,我也愿意与她在一起。”鱼霁安道。
鱼倾衍听得头疼,与鱼徽玉当日的坚决不同,鱼霁安愿意认罚,他不会说出离开侯府的话。
此事很快传到平远侯耳中,平远侯勃然大怒。
当晚叫人来正堂跪着。
“静儿,你在屋内等我,我去就行。”鱼霁安安抚她。
“不行!当初之事我亦有错,如今我已悔改,愿意和你好好过日子,怎麽能再丢下你一个人受罚?”裴静说什麽都要跟着去。
正堂内。
平远侯正坐高堂,鱼倾衍立于案边。
鱼徽玉闻讯赶来,看到二哥与裴静跪在地上,阿瑾哭着被侍从带走。
前头不知发生何事,鱼徽玉只听到父亲说,“你长兄因你受累,你还敢带她回来?你若真要留她,就给我滚出侯府。”
“父亲,我绝不离开侯府!其馀再怎麽罚,我都认下。”鱼霁安惊惶道。
“侯爷,当时是我做的不对,可霁安是你的亲儿子,你怎能这麽狠心?若不是当初是你要重手,长公子怎麽会。。。。。。”
裴静话还没说完,看到鱼徽玉,又道,“当初他妹妹不也是因一男子离开侯府,为何她可以想回来就回来?”
鱼徽玉突然被点名,下意识蹙眉,想反驳又不知如何开口。
她是来求情的,不是来争是非的。
“你怎能与徽玉相提并论,何况你与她看上的那个男人更是不能相比。”鱼倾衍淡淡道。
他是实话实说,沈朝珏好歹有些优势,而裴静,难以啓齿。
“长兄。”鱼霁安唤了一声。
鱼倾衍轻叹,转而对平远侯道,“父亲,阿瑾年岁小,且让裴静留在府上先。”
“是啊,父亲,还请看在阿瑾的份上。”鱼徽玉见机跟着开口。
见儿女相求,平远侯终是应下了,只是责罚难免,按家法处置了鱼霁安三十军棍,任鱼徽玉再怎麽求情都没用。
鱼霁安甘愿受了重罚,直至太後寿宴前都不能下榻。
这段时日,裴静住在侯府的客房内。
孩子终究是恋母,裴静在侯府,阿瑾日日都去寻她,鱼徽玉已有好几日没有见到他了,她又不想与裴静见面,便放弃了去找阿瑾的念头。
太後寿宴在即。
女学准备在寿宴上颂词,孟兰芷有时不在,会让陆晚亭看着此事,鱼徽玉时而会去看看,偶尔指点一二。
到了太後寿宴那日,宫宴极尽奢华。
皇帝说了几句後,鱼徽玉上去念祝词,祝词真挚,文风温雅,还引用典故。台下有人意外,“这不是平远侯那不学无术的小女儿?怎麽几年不见,大有长进。”
此事传出,有人对鱼徽玉有所改观,鱼徽玉没想到,想起选祝词那日,沈朝珏竟也会为她的声名做打算。
以往都是她在为他操持这些。
寿宴过半,大臣们各自喝酒,太後要几个晚辈来跟前叙话。
“平远侯家的小女儿,近日哀家可常常听挽月提起你,说你博学多识。你在女学看管书阁,是不是官职太小了?”太後有意提拔她。
“臣女不敢当。”鱼徽玉道。
太後笑笑,“日後你有空便来宫里教挽月功课吧。”
鱼徽玉看向付挽月,付挽月对她得意一笑,看来太後所言是付挽月的意思了。
几人闲聊,忽闻殿内传来声音,原是皇帝要就北地胜仗一事赏赐霍琦。
“父王回京在即,此前臣与父亲有过商议,想与圣上求一桩婚事。”
“哦?是哪家的娘子?”皇帝问道。
此言一出,几人纷纷望过来。
“臣中意平远侯之女许久,还请圣上赐婚。”霍琦正声道。
皇帝思索,旁人倒还好说,只是平远侯与旁的大臣有所不同,何况他那女儿还是沈朝珏的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