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她轻声道。
房间忽然陷入一片寂静,李宝儿坐在那吃着糕点,仿佛想到什么,又端起桌上一杯酒。
沈屹顺势端起另一杯酒,二人手臂交缠,饮下酒水。
李宝儿第一次喝酒,只觉得喉咙有些呛,这时一杯温水推了过来。
她愣了愣,喝口水缓了缓,随后便前往梳妆台前坐下,取下头上其他珠钗。
“可需要臣帮忙?”男子眉眼严肃。
李宝儿淡淡道:“不用。”
直到将头上珠饰全都取下,她才感觉脖颈松缓许多,可身上衣服太重,她刚想脱下,看了看屋里另外一个人,犹豫片刻,还是来到屏风后,脱下了七件衣服。
屋内烛影晃动,一片静瑟,沈屹看着女子换了轻便的罗裙,视线立马移开。
女子来到床榻边,声音轻细,“你就寝吗?”
沈屹眼帘微垂,继而跟进床帷之中,见女子坐在那,他轻轻握住那只小手,只觉纤细柔软,随后又看了眼女子,俯身一点一点靠近那张面若桃花的脸颊。
李宝儿只觉心跳如鼓,直到腰间被只大手揽住,唇上也多了些轻触,一点一点加深,逐渐夺走她的呼吸。
沈屹耳廓泛红,轻轻解开女子腰间罗带,一缕清香疯狂钻进他鼻腔,他一抬眼便能看到如雪的皓肤,他的心就如同战时响鼓,震耳欲聋。
他轻吻着女子白皙的锁骨,一路密密麻麻落在嫣红的唇瓣,布满薄茧的掌心握住女子圆润的肩头,呼吸逐渐炙热。
李宝儿闭着眼,又稍稍睁开眼,只看见男子耳廓红的滴血。
夜色渐深,随着床帷放下,两道斜影逐渐交缠……
立储
翌日,一缕朝阳透过窗缝折射入屋,宫人端着洗漱用具陆陆续续进来,随后又询问公主是否要传膳。
今日她要与驸马一同入宫给父王母后请安,李宝儿习惯与母亲一同用膳,可想到什么,还是留在府中用膳。
公主府厨子的手艺与王宫相差无几,待用完早膳,她便同沈屹一起入宫。
马车摇摇晃晃驶在街道上,沈屹面色如常看向女子,“公主若想留在王宫陪伴王后,随心即可,不必顾及臣。”
李宝儿睁开眼,“你我刚成亲,我住在公主府是理所应当。”
她不是三岁稚童,已经没有了随心所欲的时候。
车厢里一阵无言,沈屹握住女子的手,李宝儿忆起昨夜之事,耳根也泛起微红。
马车停在宫门口,二人来至建章宫时,王倚也在,仿似特意在此等着,免得二人还得多跑一趟未央宫。
当看到二人牵着手进殿,王倚那颗悬着的心也稍稍放下,不由认真打量起殿前男子。
“儿臣拜见父王。”
“臣拜见大王。”
二人齐齐跪地行礼,李权笑容满面的道:“赐座。”
李峥也早早在此等候,昨日只是匆匆一瞥,他想看看驸马究竟对阿姐好不好,若是傲慢无礼,他才不会让阿姐受委屈。
“太傅说驸马是他教过最聪明的学生,还让我有空多向驸马请教,我今后可以时常去公主府吗?”他一本正经看向父王。
王倚忍不住瞥了他眼,“你是去请教,还是去找你阿姐?”
李权笑着拍拍儿子的肩,目光落在沈屹身上,“孤也听闻,沈奇正儿子自幼随父出征,骑射更是军中第一,想必是虎父无犬子。”
后者坐在右下位,神情谦逊,“微臣年幼,他们碍于父亲面子让着微臣而已。”
闻言,李权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宝儿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轻声笑道:“他们都说我箭术堪比父王,同样是看在父王的面子肆意吹捧而已,我怎比得上父王。”
听到她的话,李权眼底多出一丝温和,又将视线投向儿子,“前几日教你的,可有学会?”
李峥咬着糕点,突然站起身,“我该去上课了,不然太傅又该抽我板子,儿臣先行告退。”
见他一溜烟就走了,王倚只得摇摇头替他告罪,李权摆摆手表示无妨。
直到有大臣求见,李宝儿与母亲才一同离开。
外臣不得乱行,她让沈屹去宫门口等着自己,她送母亲回未央宫后再走。
秋风瑟瑟,一眨眼已到秋时,二人行在宫道上,王倚握住女儿的手,轻声道:“我见驸马端正有礼,可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他若对你不好,切记定要告诉母亲,不要什么都一个人憋在心里。”
李宝儿点点头,“今后我不能陪伴母亲身边,您定然要按时用膳,切不可马虎了事。”
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女儿,王倚见宫人都退后几丈,忍不住凑过脑袋低语几声。
李宝儿顿了顿,只说自己心中有数。
建章宫内一片肃穆,张植站在殿前恭声道:“启禀大王,伐吴诏书已发,粮草已备,沈奇正不日便可率领大军出征,只是臣担心,不日便要入冬,届时突厥人定会在边境抢掠粮食,不得不提前早做准备。”
李权靠坐在那,看着边境驻军递交的奏折,眉头微蹙,“你觉得该如何处应对?”
张植垂下头,“臣以为不如送些粮食给他们,疏通两地贸易往来,暂时达成和解,待他日大王攻下吴国,再踏平塞北也不迟。”
听到这话,陆廷尉率先反对,“丞相怎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难道我们还要向那群蛮子低头?大不了就打,难道还怕他们?!”
“打?”张植怒视着他,“你有多少粮草可以打?如今伐吴一事尚不知时日,一旦粮草短缺,谁来担此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