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帝问风物,市井藏忧
晨雾还未散尽,方家的马车已碾过寂静的街道,驶向皇宫的方向。方之航坐在车内,藏青锦袍的领口系得一丝不茍,手中捧着那本即将定稿的《江南风物志》,指尖却在封面上轻轻摩挲,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紧张。
他并非第一次入宫,却从未像今日这般心绪不宁。昨日宫宴上皇上对慈儿的格外关注还历历在目,今早内务府便传旨召见,说是要询问编修事宜,可他总觉得,这召见背後藏着更深的意味。
“老爷,宫门到了。”车夫的声音打破了车内的沉寂。
方之航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襟,推门下车。朱红的宫墙在晨雾中巍峨矗立,琉璃瓦顶泛着淡淡的金光,庄严得让人心头发紧。他跟着引路的太监穿过一道道宫门,石板路在脚下延伸,每一步都像踩在心头,沉甸甸的。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乾隆正临窗而立,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明黄色的龙袍在晨光中流淌着华贵的光泽。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身,目光落在方之航身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方爱卿来了,免礼。”
“谢皇上。”方之航躬身行礼,将《江南风物志》双手奉上,“臣幸不辱命,这部风物志已近定稿,特呈皇上御览。”
乾隆接过书卷,指尖轻轻拂过封面的烫金大字,目光却似不经意般问道:“编修此书,想必耗费不少心力。爱卿家中……可有相助之人?”他翻开书页,目光落在江南水乡的插画上,那里的乌篷船丶青石板,像极了记忆里小燕子描述过的江南。
方之航心头一动,连忙回道:“臣妻与犬子方严偶有相助,小女慈儿……性子顽劣,倒是常缠着看些插画,说喜欢江南的景致。”他不敢多提女儿,生怕言多有失,只拣着寻常话说。
“哦?方小姐也喜欢江南?”乾隆的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指尖在插画上的一朵杏花旁顿了顿,“朕记得江南的杏花极美,三月里落满青石板,像铺了层雪。方小姐……常画这些?”
方之航愈发确定皇上是在打听慈儿,後背微微渗出细汗:“小女确爱画画,只是技法粗疏,多画些市井风物,比如……城南杂院的老槐树,或是街坊的煎饼摊,难登大雅之堂。”他刻意提及杂院,想让皇上知晓女儿心性偏于市井,或许能减少几分关注。
乾隆却听得愈发入神,仿佛已看见小燕子蹲在杂院画老槐树的模样,粗布裙摆沾着炭灰,辫梢红绸带随动作轻晃。他合上书卷,语气带着几分温和:“市井风物最是鲜活,方小姐有这份赤子之心,难能可贵。”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书中说江南的桂花糕最是清甜,御膳房的做法总少了些烟火气,方夫人若会做,可否……让方小姐进宫时带些来?也算让朕尝尝地道的江南味。”
这已是近乎直白的邀约。方之航心头一震,连忙躬身应道:“臣……臣回去便告知内子,让她教小女做些,改日送入宫中。”他垂下眼睑,掩去眼底的复杂——这恩宠来得太突然,反倒让他忧心忡忡。
乾隆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挥手道:“爱卿退下吧,风物志朕留下细看。”待方之航的身影消失在御书房外,他才重新翻开书卷,指尖在“桐城”二字上轻轻划动,那里是方慈的故乡,也是他前世未能陪小燕子去的地方。
“苏培盛。”他轻声唤道。
“奴才在。”苏公公连忙上前。
“把朕去年收的那套文房四宝,送到方家去。”乾隆目光未离书卷,“就说是……赏方小姐的,鼓励她多画画。”
苏公公心里了然,躬身应道:“奴才遵旨。”这哪是赏文房四宝,分明是给皇上自己创造见方小姐的机会。他看着皇上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这重生的帝王,对那位方小姐的牵挂,比前世更甚了。
与此同时,杂院的炊烟正袅袅升起,混着煎饼的甜香漫过青石板。小燕子蹲在煤炉旁帮柳红添柴,灰布短打的袖口沾了些炭灰,她把宫宴上的拘谨抛在脑後,正眉飞色舞地讲着桂花糕的做法:“……要选新采的金桂,用白糖腌三天,和糯米粉拌在一起蒸,出锅时撒把蜜豆,甜得能齁死人!”
柳红正往煎饼上抹甜面酱,月白色布褂沾了些褐色酱渍,闻言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你这大小姐,说起吃的比谁都精神。昨天那御赐的桂花糕,就没见你吃两口。”
“宫里的哪有家里的香!”小燕子拿起块刚出炉的煎饼,咬得咔嚓作响,芝麻碎掉在衣襟上也不顾,“还是红姐你做的甜面酱最对味,比御膳房的好吃一百倍!”
柳青推着摊车从外面回来,蓝布衫的後背汗湿了一大片,他把车斗里的空坛子摞好,黝黑的脸上带着笑意:“今天王掌柜又订了五十个煎饼,说酒楼的客人就爱这口!小燕子,你教的‘加辣萝卜丁’法子真管用,辣得客人直冒汗,还说越辣越香!”
小燕子得意地扬起下巴:“那是!我这可是祖传秘方——当然,是我自己创的祖传秘方!”她正说着,忽然瞥见萧剑站在院门口,青布棉袍的领口沾了些晨露,脸色有些凝重。
“哥,你咋来了?”她心里咯噔一下,莫名有些不安。
萧剑走进来,目光扫过石桌上的煎饼和坛子,声音压得很低:“爹从宫里回来了。”他拉着小燕子走到老槐树下,避开柳青柳红的视线,“皇上……问起你了,还让你送桂花糕进宫。”
小燕子捏着煎饼的手指猛地收紧,饼渣簌簌落在地上:“我就知道没好事!他是不是还问了杂院?问了柳青柳红?”前世被盘问的阴影瞬间涌上来,让她指尖发凉。
“问了,但爹说你爱画市井风物。”萧剑看着妹妹发白的脸色,心里微微发酸,“皇上没生气,还赏了文房四宝,说是鼓励你画画。”他顿了顿,语气带着警示,“慈儿,这宫里的邀约,怕是推不掉了。往後去杂院,也要更小心些,别让人抓住把柄。”
小燕子低下头,看着脚下的青石板,上面还留着她画的歪歪扭扭的小太阳。杂院的炊烟丶煎饼的香气丶柳青柳红的笑声,这些让她心安的东西,好像突然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她攥紧拳头,声音带着委屈:“可我就是喜欢这里,喜欢和红姐他们在一起,为什麽非要去那个冷冰冰的宫里?”
萧剑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我知道。但皇上的旨意,咱们不能违抗。先把桂花糕送去,看看情况再说。”他从袖袋里掏出个小巧的银哨子,塞到她手里,“这是郑镖头给的,遇到急事就吹,他会带人来。”
小燕子捏着冰凉的哨子,心里更不是滋味。她擡头望了望杂院的天空,蓝得像块透明的宝石,白云慢悠悠地飘着,哪像宫里的天,总被红墙框着,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对了,”萧剑忽然想起什麽,“爹说皇上看了《江南风物志》,对桐城的杏花很感兴趣。你……是不是画过桐城的杏花?”
小燕子愣了愣,随即想起自己确实画过一幅,那是刚到京城时,怀念江南的春天,画了满树杏花落在青石板上的样子,还在角落画了个追蝴蝶的小女孩,辫梢系着红绸带。她当时觉得画得不好,随手塞在了书箱底下。
“画过……但画得不好。”她声音发颤,有种被看穿的恐慌,“他怎麽知道的?难道爹把画给皇上看了?”
“没有,爹说你爱画市井,没提杏花。”萧剑的眉头皱得更紧,“皇上……好像对你的喜好很清楚。”这才是最让他不安的地方,皇上的关注,似乎不仅仅是偶然。
小燕子靠在老槐树上,看着柳青柳红在石桌旁忙碌的身影,小豆子举着麦芽糖跑过,笑声清脆。她忽然很怕,怕这温暖的杂院,会被宫廷的风浪波及;怕身边这些简单的快乐,会被那些规矩和算计碾碎。
她摸了摸腰间的“义”字玉佩,冰凉的玉质让她稍微冷静。不管皇上是怎麽知道的,她都要守住这片避风港。
“桂花糕我会送去。”她深吸一口气,眼底重新燃起倔强的光,“但我不会让他们打扰杂院,打扰红姐和柳青哥。”
萧剑看着妹妹眼底的坚定,轻轻点了点头。风吹过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对兄妹的决心轻轻唱和。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御书房里,乾隆正对着《江南风物志》上的桐城地图,指尖画着圈,嘴角噙着一丝势在必得的笑意。
这桂花糕,他等定了。这一世的小燕子,他也不会再放手了。
杂院的炊烟渐渐升高,混着煎饼的甜香和桂花的清芬,在京城的晨雾里散开。只是这温暖的烟火气中,已悄然埋下了宫廷暗流的引线,只待一个契机,便会在所有人的命运里,炸开一片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