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杂院暖阳,义结一家
大杂院的木门吱呀作响,小燕子正帮着张奶奶把米袋搬进竈房,鼻尖萦绕着柴火的烟火气。墙角的牵牛花顺着斑驳的土墙往上爬,几朵紫莹莹的花儿开得正盛,被风一吹,轻轻蹭着晾晒的蓝布衫。孩子们围着柳红,听她讲新摊位的趣事,银铃般的笑声洒满了小小的院落。
“小燕子,这米真香。”张奶奶用粗糙的手摸着白亮的米粒,眼角的皱纹里都堆着笑意,“你这姑娘,心咋这麽热乎呢。”
小燕子刚要说话,院门口忽然传来脚步声。她回头一看,见萧剑不知何时站在那里,青灰色的长衫被阳光晒得泛着浅淡的光泽,手里还提着个木匣子。他目光扫过院里嬉戏的孩子丶修补篱笆的老人,又落在正帮着劈柴的柳青身上,眉头微蹙的眉心渐渐舒展开,眼神里浮起一丝说不清的熟悉感,像在哪里见过这场景似的。
“大哥!你怎麽来了?”小燕子跑过去,辫子上的红绳随着动作跳了跳,“是不是娘找我了?”
萧剑摇摇头,把木匣子递给身後的家丁,目光却没离开柳青挥斧头的动作——那利落的架势,竟让他莫名觉得亲切。他走到柳青身边,看着劈得整整齐齐的柴火,忽然开口:“你这劈柴的手法,倒是利落。”
柳青被这突然的搭话惊了下,斧头顿在半空,黝黑的脸上有些腼腆:“在家常劈,练出来的。”他打量着萧剑,见他气质沉稳,眼神却温和,不像一般的富家公子,心里的拘谨消了大半。
萧剑没说话,只是看着院里斑驳的土墙丶漏风的窗棂,还有孩子们跑过扬起的尘土,喉结动了动。不知为何,这简陋的杂院竟让他觉得心头一暖,仿佛很久以前,也曾这样护着一群人,守着一方小院。他转头看向小燕子,眼神认真:“小燕子,我刚才在门口听你们说结拜的事。”
小燕子眼睛一亮:“大哥你也听见啦?我们正商量找个好日子呢!”
“不止你们。”萧剑的目光扫过柳青柳红,又落在院里的老人孩子身上,声音沉稳却带着暖意,“我也想跟你们结拜。这杂院的墙该修了,屋顶也漏风,孩子们住着不踏实。”他对身後的家丁使了个眼色,“去请几个瓦匠木匠来,把杂院好好修缮一番,屋顶换新瓦,窗户糊严实,再给孩子们搭个读书的棚子。”
“大哥!”小燕子又惊又喜,拉着萧剑的袖子晃了晃,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光,“你太好了!”
柳青柳红都愣住了,柳红手里的笤帚“啪嗒”掉在地上,结结巴巴道:“方……方少爷,这太破费了,我们……”
“不破费。”萧剑打断她,蹲下身捡起笤帚递回去,指尖擦过她粗糙的手背,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我看你们兄妹俩,心里竟觉得亲近,像是……早就认识似的。”他自己也觉得奇怪,明明是初见,却有种过命交情的熟稔,“以後柳青跟着我,我教你些防身的功夫,再帮你把煎饼摊的营生理顺。柳红就跟着小燕子,陪她解闷,也学着认些字。”
他顿了顿,看向院里的老人,声音更柔了些:“每个月我会让人送米送面过来,孩子们的衣裳丶老人们的汤药,都由我来安排。你们兄妹俩每月领工钱,不用再为生计发愁。”
柳青手里的斧头“哐当”落在地上,他猛地攥紧拳头,黝黑的脸上涨得通红,嘴唇哆嗦着,半晌才挤出一句:“方少爷,我们……我们何德何能……”
“就凭你们心眼好,对孩子老人真疼惜。”萧剑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的力道沉稳有力,“我爹娘常说,做人要存善念,结善缘。我看你们,就是值得深交的善缘。”
柳红再也忍不住,眼泪“吧嗒吧嗒”掉下来,她赶紧用袖子擦,却越擦越多:“我们……我们从小没了爹娘,是杂院的爷爷奶奶把我们养大。以前总怕护不住他们,现在……现在有你们……”她说不下去,只是拉着小燕子的手,指尖滚烫。
小燕子也红了眼眶,却笑着用袖子给柳红擦眼泪:“哭什麽呀!以後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我大哥最疼我了,他认定的人,肯定会护着咱们的!”她转头对萧剑做了个鬼脸,“大哥,你是不是也觉得柳青哥柳红姐特别好?我就说我有眼光吧!”
萧剑无奈地笑了笑,指尖拂过腰间的玉佩,那温润的触感让他心头更定:“找个好日子,咱们四个一起结拜。天地为证,以後祸福同担,荣辱与共。”
“好!”柳青用力点头,黝黑的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光亮,“我柳青这辈子没什麽大本事,但只要有我在,定护着你们兄妹周全!”
“还有我!”柳红抹掉眼泪,挺起胸脯,辫子甩得笔直,“以後小燕子的衣裳我来缝,杂院的活儿我来管,保证把大家都照顾得好好的!”
阳光穿过杂院的老槐树,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孩子们不知何时围了过来,小豆子怯生生地拉了拉萧剑的衣角:“大哥哥,修房子的时候能给我们搭个秋千吗?”
萧剑弯腰摸了摸他的头,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不仅有秋千,还有木马,好不好?”
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围着他又蹦又跳。张奶奶拄着拐杖走过来,拉着萧剑的手,老眼里闪着泪光:“好孩子,你们方家都是好人啊……老天有眼,让我们遇着你们了……”
萧剑握着老人粗糙的手,心里忽然无比踏实。他看向小燕子——她正和柳红手拉手说着什麽,笑得眉眼弯弯;又看向柳青——他正帮着把木柴堆整齐,背影挺拔可靠。这场景,热闹又温暖,像一幅早就该有的画面,在他心里落了地。
家丁已经去请工匠了,远处传来他们与人打听瓦匠铺的声音。小燕子拉着柳红去看要搭秋千的地方,柳青跟着萧剑查看屋顶的漏雨处,老人们坐在门槛上晒太阳,孩子们的笑声像银铃一样脆。
炊烟又从杂院的烟囱里升起,混着饭菜的香气,在阳光下散开。萧剑看着这人间烟火,忽然明白那份莫名的熟悉感来自何处——是守护,是牵挂,是无论何时都要护住身边人的热肠,这和他骨子里的侠气,竟是一模一样。
这京城的日子,因为这些鲜活的人,终于有了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