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还珠格格皇阿玛叫啥 > 第35章 秋院暖忙寒衣初备(第1页)

第35章 秋院暖忙寒衣初备(第1页)

第35章秋院暖忙,寒衣初备

秋意渐浓,杂院的老槐树落了满地碎金。小燕子蹲在院角的石磨旁,正帮张奶奶择棉花,雪白的棉絮沾了她一鼻尖,像只刚偷完蜜的小蜜蜂。她今天穿了件姜黄色的夹袄,袖口绣着小菊花,辫梢的红绸带随着择棉花的动作轻轻晃动,嘴里还哼着江南的小调。

“小燕子姐姐,这棉花怎麽总粘手上呀?”小豆子举着沾满棉絮的小手,皱着圆圆的脸蛋,鼻尖也蹭了团白,惹得大家都笑了。

小燕子放下手里的棉花,捏了捏他的脸颊:“傻小子,棉花喜欢干净的小手,你得轻轻拿。”她拿起一小撮棉花示范,指尖灵活地挑出杂质,“你看,这样它就乖乖听话了。”

柳红从屋里抱出摞旧棉衣,放在石桌上,见小燕子教孩子们择棉花,眼睛弯成了月牙:“还是你有法子,这些孩子平时皮得很,也就听你的话。”她今天穿了件青灰色的布褂,袖口磨破了边,却洗得干干净净,手里拿着根粗针,正准备缝补棉衣。

“那是!我可是孩子王!”小燕子得意地扬起下巴,随即又凑近柳红,小声说,“红姐,我让府里的裁缝做了几件新棉衣,棉花塞得足足的,等会儿让萧剑哥送来,给爷爷奶奶们过冬穿。”

柳红手里的针顿了顿,眼眶忽然红了,她别过头擦了擦眼角:“你这丫头,总给我们添麻烦……”话没说完,声音就哽咽了。杂院的老人们冬天总缺棉衣,往年都是将就着穿补丁摞补丁的旧衣,今年有了小燕子帮忙,总算能暖暖和和过冬了。

“说啥呢!”小燕子拍了拍她的胳膊,棉絮簌簌落在两人衣襟上,“咱们是兄弟姐妹,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再说了,我娘听说杂院的爷爷奶奶们身子骨弱,特意让厨房做了滋补的汤,等会儿让家丁送来,给大家补补身子。”

正说着,柳青扛着捆柴火从外面进来,额角冒着汗,黝黑的脸上沾了些炭灰。他把柴火靠在墙根,拿起挂在晾衣绳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东街的王掌柜真仗义,见咱们煎饼卖得好,特意送了这捆松木,说烧起来暖和。”他瞥见石桌上的棉花和棉衣,眼睛一亮,“这是要做新棉衣了?”

“是啊,多亏了小燕子。”柳红拿起件快缝好的棉衣比划着,“你看这针脚,比我缝的整齐多了吧?”

柳青凑过去一看,果然见棉衣针脚细密,棉絮铺得匀匀的,他挠了挠头,对小燕子笑道:“还是你心细,我这粗手笨脚的,也就会劈柴挑水。”他说着,忽然想起什麽,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打开里面是几块麦芽糖,“给孩子们买的,东街糖果铺的新货,甜着呢。”

“哇!是麦芽糖!”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小豆子踮着脚够油纸包,被柳红笑着拍了下手背:“排队!每人一块,不许抢!”

小燕子看着孩子们捧着麦芽糖笑得眉眼弯弯,心里暖融融的。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棉絮上,泛着淡淡的金光。杂院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混着松木的清香和麦芽糖的甜气,比方家精致的熏香更让人安心。

“对了柳青哥,”小燕子忽然想起什麽,从怀里掏出张纸条,“我让萧剑哥画了个简易的煤炉图纸,你看能不能照着做几个?烧煤比烧柴省事儿,还暖和,冬天放屋里能取暖。”

柳青接过纸条,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线条,却看得格外认真,手指在图纸上比划着:“能行!这不难,找个铜匠就能打,就是煤……”他顿了顿,煤可比柴火贵多了。

“煤的事你别担心。”小燕子看出他的顾虑,拍着胸脯说,“我已经让家丁订了,过几日就送过来,保证够杂院过冬的。”她不想让他们有负担,又补充道,“就当是我提前给大家拜年的礼物!”

柳红刚缝好的棉衣落在石桌上,她拉着小燕子的手,掌心粗糙却温暖:“小燕子,你对我们这麽好,我们都不知道该怎麽报答了。”

“报答啥呀!”小燕子反过来握住她的手,笑得眉眼弯弯,“等你们赚大钱了,请我吃一年的煎饼就行!哦对了,还要加双蛋的那种!”

“没问题!别说一年,一辈子都成!”柳青爽朗地大笑起来,黝黑的脸上露出两排白牙,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笑意。

萧剑这时提着个食盒走进院,他穿着件青布长衫,身姿挺拔,见院里一派热闹,嘴角噙着笑意:“娘让送来的银耳莲子汤,给爷爷奶奶们补身子。”他打开食盒,甜香立刻漫了开来,“我还带了些布料,柳红姐可以给孩子们做件新罩衣。”

“萧剑哥你太客气了!”柳红连忙上前接过食盒,指尖触到温热的碗壁,心里更暖了。

张奶奶拄着拐杖走过来,颤巍巍地拉着小燕子的手:“好孩子,真是委屈你了,总让你惦记我们这些老骨头。”老人的手布满皱纹,却紧紧攥着她的手,眼里满是慈爱。

“张奶奶您说啥呢!”小燕子扶着老人坐下,给她盛了碗银耳汤,“我娘说,尊老爱幼是本分,您就当我是您的亲孙女。”

阳光斜斜照进杂院,孩子们围着麦芽糖嬉笑,柳青在劈柴,木柴“咔嚓”作响,柳红坐在石凳上缝棉衣,银针在阳光下闪着光,萧剑帮着张奶奶吹凉汤羹。槐树叶沙沙作响,像在哼着首温暖的歌谣。

小燕子看着这热闹又安稳的景象,心里忽然软软的。前世颠沛流离,从未有过这样的温暖,这一世能有家人护着,有朋友陪着,有这样的市井烟火可依,真好。她悄悄握紧腰间的玉佩,那是结拜时方夫人给的“义”字玉佩,温润的玉质贴着心口,暖得像这秋日的阳光。

杂院的炊烟越升越高,混着甜香和松木的气息,在秋日的天空下散开。这里没有方家的精致雅致,却有着最踏实的人间烟火,有着她拼尽全力也要守护的温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