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鱼惊波
大理寺丶户部丶兵部组成的清核专班,如同一条闯入平静池沼的鲶鱼,搅动了沉积多年的淤泥。查阅旧年账册丶核验文书丶问询相关吏员……一系列动作按部就班,看似波澜不惊,却让不少人心头绷紧了弦。
专班办公的廨舍内,灯火常常彻夜不熄。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与墨锭混合的气味,间或夹杂着官员们压抑的讨论声。进展比预想中艰难。账目做得颇为老道,许多关键环节的文书“恰好”遗失或毁于“意外”,当年经手的中下层官员或因升迁调任丶或因丁忧致仕,散落各方,寻访不易。即便找到,也多是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然而,韩明远安排进入专班的一名户部主事,却“偶然”在一堆看似无关的往来文牍中,发现了几封瑞昌隆商号与边关某镇守将领麾下军需官的私人信函副本。信中虽未明言,但字里行间提及的“北地特産”丶“皮货交易”,其数量与时间点,与几批账面出现巨大缺口的军需物资运输轨迹,存在着耐人寻味的重合。
这发现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虽未激起滔天巨浪,却让负责查案的几位官员脊背发凉。皇商勾结边将,私贩军需?若此事坐实,便是通敌叛国的泼天大罪!
消息被严密封锁,但暗地里的风向已然改变。专班的调查重点,在不动声色间,开始向皇商与边关的联络渠道倾斜。
这微妙的转向,如何能瞒过那些时刻关注此事之人的耳目?
永和宫内,林婉如听着心腹太监的密报,纤长的手指轻轻划过贵妃榻的边缘。瑞昌隆……安平侯……她心中冷笑。父亲之前就暗示过,这些皇商背後水极深,与北边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扯,让她切勿沾染。如今看来,果然不假。陆清澜这一手,竟是直指此处麽?她倒是好大的胆子!
“赵恺那边,近日有何动静?”林婉如问道。
“回娘娘,赵将军表面如常操练兵马,但据我们的人观察,他暗中与几名心腹属下密会数次,似乎在筹划什麽。而且,他府上前两日,来了几个生面孔,看身形步态,似是江湖中人。”
“江湖中人?”林婉如眉梢微挑,随即了然。赵恺这是被逼到墙角,准备动用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了?也好,水越浑,她才越好从中取利。她只需确保,这把火,最终烧到坤宁宫身上便可。
“让我们的人盯着,必要时……可以给他行些方便,但务必干净,绝不能牵连到永和宫。”
“奴才明白。”
与此同时,镇国公府内,卫铮左臂吊着绷带,正于书房中听取副将的汇报。他伤势未愈,脸色略显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将军,清核专班似乎查到了瑞昌隆头上,我们之前怀疑的那几条暗线,恐怕有暴露的风险。”副将面带忧色。
卫铮沉默片刻,沉声道:“我们与瑞昌隆,明面上从无瓜葛。即便查到他们与北狄的勾当,也牵扯不到我们边军头上。只是……”他目光一凝,“皇後娘娘此番动作,意在沛公。她是想借此事,将背後那条真正的大鱼钓出来。我们静观其变即可,吩咐下去,所有暗桩近期保持静默,非十万火急,不得传递消息。”
“是!”
副将退下後,卫铮独自走到窗前,望着院中在秋风中摇曳的劲竹。陆清澜……这位皇後娘娘的手段,当真是雷霆万钧,不计後果。她难道不知,如此强行撕扯,很可能导致局面彻底失控吗?还是说,她已有了应对一切乱局的把握?
坤宁宫,陆清澜正在翻阅一本古籍,是《鬼谷子》。扶玉悄步进来,低声禀报了专班的最新发现以及赵恺府上出现江湖人的消息。
“果然沉不住气了。”陆清澜合上书卷,神色平静,“瑞昌隆这条线既然浮出水面,就不会轻易断掉。通知我们的人,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再给专班‘送’一点关于北狄商人喜好丶以及他们与瑞昌隆特定掌柜交易习惯的‘线索’过去,要做得自然。”
“是。那赵恺那边……”
“赵恺不过是一枚躁进的棋子。”陆清澜目光掠过书页上“谋莫难于周密”几字,淡淡道,“他若动手,目标无非是那几个:销毁证据丶刺杀关键证人,或者……狗急跳墙,行险一搏。让我们的人加强戒备,尤其是韩明远和专班中几位核心官员的安全。另外,将赵恺与那些江湖人接触的证据,也留意收集起来。”
她顿了顿,补充道:“还有,让我们安插在承恩公府的人,留意林贵妃近日与母家的通信。本宫很想知道,在这盘棋里,承恩公府,又扮演了什麽角色。”
“奴婢即刻去办。”扶玉领命,迟疑一瞬,又道,“娘娘,如此步步紧逼,是否太过行险?万一赵恺……”
陆清澜擡眸,眼中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扶玉,在这吃人的地方,退一步,从来不会是海阔天空,只会是万丈深渊。既然避无可避,那便让该来的,来得更快些吧。唯有将脓疮彻底挑破,方能见到痊愈之机。”
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然。风暴已然酝酿,她非但不避,反而要乘风借力,将这浑浊的天幕,撕开一道裂口!
池鱼虽小,亦能惊起波澜。而在这波澜之下,隐藏的巨鳄,终将按捺不住,显露出狰狞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