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吗?
暗自纠结了好一会,她才慢慢移开目光,小声回复:“我那时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你若想对,我也可以陪你对,并不是他让我对,我才答应……”
谢砚:“那些诗词是谁教你背的?”
姜云漾:“怎么了?”
她不知谢砚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本想探求一些更多的内容,但谢砚却一副不愿多说的意思。
姜云漾只好抿了下唇,如实回答:“是我自己背的。”
谢砚嗤笑一声,“难怪只有半碗水的工夫。”
姜云漾没听清:“什么?”
谢砚:“一知半解,学艺不精。”
姜云漾:“……”
沉默之间,她只觉得谢砚好讨厌。那些诗词好歹也是她一篇一篇背下来的,虽然确有死记硬背的嫌疑,但也不能就这样否定她的劳动成果吧。
于是她努了努嘴,将目光偏去另一边,雷霆小怒。
“怎么,我说得不对?”谢砚忽然说,“你若能证明,倒也算话。”
这话倒是激起了姜云漾的兴趣,她回眸看向他,一双湿漉漉的瞳仁,秋水般柔软:“怎么证明?”
此刻谢砚坐直了身子,就算是在水中,墨发依然高高束起,看不出一丝凌乱的痕迹。
“我出上句,你对下句。”
姜云漾还以为是什么,她鲜少在谢砚面前有证明自己的机会,想都没想就点头同意。
谢砚又看了她一眼,确定她没有再反悔的意思后,才开口道:“好。”
他也不耽搁,直接开口:“海上生明月。”
姜云漾对:“天涯共此时。”
谢砚:“大漠风尘日色昏。”
姜云漾:“红旗半卷出辕门。”
谢砚:“窗含西岭千秋雪。”
姜云漾:“门泊东吴万里船。”
谢砚:“长歌吟松风。”
姜云漾:“曲尽河星稀。”
半盏茶的工夫过去,两人依然在一句一句地对着,虽然到现在,姜云漾还是能顺利背出来,但她还是明显感觉,谢砚出的上句越来越生僻冷门。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谢砚又出了一句,这次是完完整整的一句,出完之后,他并没有像之前一样等着她的回复,而是静静地望着她,语气沉敛地问了句,“这首诗可熟悉?”
原本大脑正在飞快转动的姜云漾,忽地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