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印子赶忙提步跟上,边走边禀告殿下今日有哪些重要政务,姬檀言简意赅应了,往书房走去。
没有回顾家的第三晚,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召姬檀前往御书房,听皇帝圣谕指示。
中秋百官宴毫无悬念地交到了姬檀手上,姬檀便开始正式着手安排了,不时晚上前往御书房向皇帝汇报进度。皇帝对他的安排不置可否,一如既往地态度漠然。
不过姬檀也无所谓,并不在意他,专注做好自己手头的事。
终于,时间来到了百官宴当天。
宴会自正午开始,早晚结束,结束之后众位官员便可归家与家人团聚了。
皇宫午门大开,身着不同品级官袍的文武百官陆陆续续进宫,准备入殿参加宴会。
诸如顾熹之这样品阶较低的官员已早早步入各自所在的座位了,越往后来的官员官阶越高,但再晚也不会晚于宴会开场时间。一经开场,这场宴会、偌大皇宫、乃至整个国家的君主皇帝才是最位高权重的存在。
除他之外,旁人什么也不算。
而皇帝之下,无疑是太子、众位皇子最为尊贵,是以,姬檀是最后才姗姗到来的,他来时文武百官已全部落座了,不想,还有人与他同一时间到来。
是三皇子和四皇子一起。
姬檀顿步,微微挑眉看向他们。
四皇子率先恭敬温和地向他一礼:“见过太子皇兄。”旋即是三皇子暗含不愿倨傲地也向他弯身行了一礼。
姬檀清清浅浅莞尔一笑道:“不必多礼。一起进去罢。”
两位皇子直起身,四皇子满是热忱地走在姬檀身边,不忘将他统筹安排的宴会夸了又夸,胳膊肘轻碰三皇子,三皇子这才开口亦附和他。姬檀明知四皇子秉性,此刻见他这副模样不禁暗自慨叹,倒是个沉得住气的。
四皇子夸赞完他,随即虚心求教。
姬檀听着倒也有意思,同样假模假样地噙笑教他如何行事,不过他把握着时间,没说两句有用的便到了大殿入口了,止住话头。
三位皇子端正神色,信步迈入殿中。文武百官望见三人,顿时不约而同地起身向他们行礼,“参见太子殿下,三殿下,四殿下。”
三人以太子为,自然还是姬檀微微一笑道:“诸位官员免礼,都坐吧。”众人这才重新落座,继续方才的互相寒暄,姬檀他们皇子的座位在最端左右两侧,三人分别前往入座。
姬檀在顾熹之的注视中目不斜视往前,继而转过身,一揽金绯双色华丽绝伦的太子缎面袍服落座。
就在顾熹之望向姬檀时,他现另有一人也在微不可查地看着姬檀,是四皇子。
顾熹之登时一转目光,眉梢压紧望向四皇子,恰逢四皇子侧,目光与他短暂交接了一瞬,恍若错觉,旋即各自收回目光,垂只观自己的案桌。
顾熹之莫名心跳加快,感到些许不安。
他重又看向姬檀,可姬檀好好地端坐高位,并无异状,唇角还噙着似有若无的从容笑意,一如既往夺目地令人挪不开眼睛,顾熹之心里收紧又松泛开来,但愿今日的宴会安然度过,他回家等着姬檀回来,像以往的每一天一样。
又过片刻,正午时分到,宴会正式开席。
与此同时,宴会的唯一东道主皇帝也在总管太监的侍奉下稳步走来,转身立在最上的龙椅之前,场中人见状,动作不约而同整齐划一地跪地向皇帝高声行礼,皇帝一展龙袍,庄严落座,令众人平身,旋即又说了一番场面话,教在场官员不必拘谨,轻松相处即可,文武百官无有不应,纷纷坐回自己座位。
但不论答应的有多干脆,皇帝来后和来前的气氛终是微妙地不一样了,场中交谈声低了许多。
文武百官驾轻就熟地借中秋佳节之名恭祝皇帝,种种奉承皇帝春秋鼎盛之言后,又接连赞许三位皇子。
毫无疑问,在场的官员皆心如明镜,知道今日的百官宴主要焦点在三位皇子身上。
往年都是太子一枝独秀,但今年不同了,任谁都看得出来皇帝在有意提携其他皇子来分割太子的势力,即使太子能力非凡,但只要皇帝忌惮他一天,其他皇子羽翼渐丰,最后花落谁家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百官自然更要仔细斟酌。
不过目前占据上风的仍是太子,众人倒不会见风使舵地太快,而另有一番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