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村长看他可怜,把他家门前的一小块土地划给了他。
他就住在村边上,地也靠近大山石块多,也不肥沃,原本就是一块没人要的地,村长发话了,其他人自然也没话说。
但那地不大而且人来人往的,种麦子显然不合适,所以宋青就用围栏围起来,种了一些小青菜什么的。
终于快到家了,宋清这才松了一口气。
“小宋,上午又镇上啦,我说怎么敲门没反应,今天我儿子寄回来了一些稀罕吃食,我牙口不好咬不动,所以给你送过来尝尝。”
说话的是从小投喂宋清的张婶子,张婶子身材微胖,看起来一脸慈祥的样子,衣服下摆虽然能看出来补了很多次,但却干干净净。
张婶子的儿子据说去了别的地方经商,很多年才回来一次,但经常会往家寄一些吃食或者银钱。
张婶子老伴走得早,从小一个人种地把儿子拉扯大,也只求儿子能够平平安安的,常回家陪陪她。
但她前些年出了门就不怎么回来了。
她一个人在家也孤单,碰巧又看到宋清是个孤儿,怪可怜的,就经常给宋清送一些吃食什么的,就当多照顾一个孩子了。
“张婶,你这两天身体不舒服就在家多休息,我今天正好去镇上医馆了,给你也带了一副养身体的药。”
宋清从背篓里拿出买的另外一副药,递给张婶子。
村里看病不方便,村里人生病了不是很严重的话都会选择硬撑。
昨天宋清去给张婶送饭的时候就听到张婶说腿疼,所以也没忘记张婶。
张婶看着已经买回来的药也没推脱,伸手接过了,但还是关心的问着:“你生病了吗,现在天气暖和了,但晚上还是有点凉,你也要注意身体。”
宋清点头应下。
张婶子把手里的吃食递给宋清,一脸八卦的问:“中午我看到张媒婆来你这里了,小宋这也成大小伙子了,要成家了。”
宋清面对张婶子的时候没了之前的不耐烦,耐心的解释着:“没有张婶,我觉得一个人挺好的。”
宋清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下意识的低头看向时漓,张婶子也顺着他的目光往下看。
看到了一团白色的绒毛。
“这还从哪弄来了一只小猫,白白净净的。”
时漓埋着头,张婶子只看到了一点,还以为是一种小猫。
时漓听到他们在说自己,抬起头。
吓了张婶子一跳:“哎哟,还是只狐狸呢,在山上遇到的吗,听婶子一句劝,狐狸这东西都有灵性,还是不要杀的好。”
张婶子年纪大了,对这些鬼神比较相信。
她知道,年轻一辈的基本上都不相信这些,但还是提醒了一句。
宋清出乎意料的听进去了,点点头:“放心吧,婶子,这个是我要带回家养着的。”
张婶子端详一会看着狐狸眼睛圆溜溜的,也不怕了:“这小玩意长的还挺好看的,就是不知道通不通人性。”
不仅通人性,还会说人话。
不过这里时漓就没有展示了,现在展示可就不是吓张婶子一跳那么简单了,张婶子要当场做法了。
张婶子转身离开,宋清也带着时漓回到家里。
关好大门,从里面锁上,才把时漓放下来。
时漓接触到地面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人形。
宋清把背篓里的餐食和药包拿出来,用衣服裹住画本子一起拿到屋里。
再趁时漓没看到,把画本子塞到自己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