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 > 第33节(第2页)

第33节(第2页)

就算是611所自己,也从近些年来歼7m的出口中尝到了不少甜头,否则也不会在歼7e服役之后,立即着手开对应的出口型号歼7mg。

“卢育英同志,你能否估计一下,完成你图纸上面这个型号大概需要多少经费和时间?”

一名来自黎阳动机公司的专家先打破了沉默。

“研究经费方面,估计在4ooo-5ooo万元之间,至于时间,我有信心在一年内实现原型机飞!”

卢育英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作为项目负责人,他早就已经思考过无数次这个问题。

本来,在没有得到常浩南的帮助之前,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8ooo万元和2-3年时间。

但在去了一次京航大学之后,卢育英的信心跟之前已经完全不同。

这一次,场下安静的时间比刚才还要更长。

足足十几秒钟之后,才有一个坐在第二排的人用有些干涩的声音问道。

“是人民币?”

这个有些无厘头的问题让本来严肃到有些压抑的会场气氛骤然变得轻松了不少。

甚至从后面传出了几阵微弱的笑声。

不过问出这个问题其实也有情可原,不管怎么说,4ooo-5ooo万元人民币设计一架新飞机,哪怕是已有型号的改进型,听上去也确实有些夸张了。

“当然是人民币,而且这还是相对宽松的估计。”

“我看这个型号的设计应该已经接近完成了,那么作为一种深度改进型,子系统方面有没有需要我们兄弟厂所攻关的技术?”

这次开口的是那位复合材料特种结构研究所的所长。

显然,他已经开始考虑原型机制造方面的问题了。

而这个问题卢育英,或者说常浩南考虑的更早。

“目前只有三处地方涉及到新技术应用,一是为了减重需要使用c型夹层结构的复合材料雷达罩,二是需要在1471g型雷达基础上,开对应52omm和6oomm口径的小型雷达,三是希望能够换装更新型号的座舱综合显示器。”

都不是什么难以攻克的技术。

或者说其实都可以依托现有技术。

卢育英的这句话仿佛打开了开关一般,下面原本沉默的专家和领导们几乎同时开始了讨论。

显然,已经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个险值得冒。

总体设计已经接近完成,又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风险。

至于成本……

将近1o家厂所,凑个四五千万人民币还是不难的。

几分钟的时间过去,台下的讨论不仅没有结束,反而变得愈激烈了。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对于台上的卢育英来说如同十几个小时一般漫长。

最终,参与本次会议的厂所负责人达成了一致意见。

同意以自筹资金的形式继续推进歼7f项目的研究!

散会之后,611所的书记林毅春找上了因为没来得及吃午饭而想要到外面找两根香蕉填填肚子的卢育英。

“老卢,你的这个歼7f项目,上个月咱们所里开会的时候完成度还很低,而这次你拿出来的方案,就不说完成度突飞猛进的事情了,虽然和之前一样是下颌进气道,但是我也是搞技术出身,能看出来设计思路完全不一样,更不用说你之前都没怎么接触过的数字化设计。”

说到这里,林毅春上下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卢育英:

“你刚才提到在设计方面找京航进行了合作,难不成从那边挖到了什么宝贝?”

关于常浩南的事情,卢育英本来也没准备瞒着,只不过刚才在台上时间本来就紧张,不可能花太长篇幅去介绍京航那边的具体情况。

“宝贝么……这个形容倒也没错。”

卢育英把手中的香蕉皮丢进垃圾桶:

“是杜义山院士的一个学生,这个下颌进气道和圆锥前体的一体化设计方式,还有做音流体力学仿真的程序,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一个人?”

林毅春露出了卢育英意料之中的表情——他自己刚开始和常浩南交流的时候,脸上应该也是一样的难以置信。

“我知道这件事听上去非常难以置信,但确实就是这样,这个叫常浩南的学生,一个人就解决了困扰了我们将近一年的难题。”

卢育英叹了口气回答道:“说实话,我在刚见到他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挫败感。”

“好吧,看来确实是个天才……”林毅春勉强消化了这个有些骇人的消息:“不过你是怎么和他取得联系的?杜义山院士……应该跟6o1还有6o3那边走的更近吧?”

“他在航空进展上面投稿了一篇论文,我恰好审到了。”卢育英微微仰起头回忆道:“之前在接收歼7测绘资料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认识了。”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巧。

如果常浩南不是投的航空学报,如果他没有碰巧成为审稿人,那等他看到正式表见刊的文章最早也得三四个月以后了。

而林毅春则轻轻摸着自己的下巴陷入了沉思,许久之后才抬头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