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 > 第1501节(第1页)

第1501节(第1页)

尽管全世界此前都没有一架这样的飞机,甚至都没有另一个国家提出一个明确的“六代机”概念,但歼5o上面所应用的大部分新技术,都已经通过其他项目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验证。

例如这个翼身高度融合、完全没有尾翼、以至于有点飞翼构型和乘波体构型结合在一起的外形,就是由去年底飞的“驺虞”高音验证机展而来。

跟身后的一众歼1115相比,歼5o的物理尺寸、尤其是机身投影面积明显更小。

这当然是为了适配航母运作而做出的改变。

不过,在此刻,在这群深知其分量的军人眼中,这架编号5ooo1的深蓝魅影却显得无比高大。

甚至隐隐给人以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各位长,这就是即将执行飞任务的5ooo1号原型机。”

五十号工程总工程师吕春严上前两步,语气郑重地介绍道。

他的一身深蓝色工装,与战机涂装几乎融为一体:

“实际上,这架飞机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出厂之前的所有必要检测,但得益于配套的涡扇25双变循环动机研制进度远预期,我们果断决定为其更换新动机,并重新进行了地面测试,这才额外耗费了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

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听出他话语中的自豪。

虽然涡扇25的研制工作本身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他本人都是在两个月前才得知涡扇25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后续的飞适配工作,他还是从中出了不少力的。

说话的同时,吕春严已经来到5ooo1号机的侧面,并抬手示意上方。

而郑良群的动作还要更快。

几乎在吕春严开口的同时,他已大步流星地越过众人,径直来到飞机正后方,目光在第一时间锁定了那两台带有锯齿状收敛调节片的尾喷口。

淡蓝色的高温合金内壁边缘,清晰可见高温烧灼和气流冲刷留下的细微痕迹——这是动机经历过严苛地面台架试验的证明。

凝视良久之后,才缓缓开口:

“吕总,这……是否意味着它已经是一架全状态原型机了?”

声音里还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吕春严则谨慎地回答道:

“从技术上讲,未经试飞验证,我还不能给出‘全状态’的最终结论……但可以明确的是,所有设计要求的子系统包括您看到的这两台涡扇25,都已按设计状态安装调试完毕,并且,我们整个项目团队,也是抱着以完全体姿态实现飞的目标在推进。”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但所有人都能听出来,这基本相当于肯定了郑良群刚才的说法。

后者深深吸了一口气,那饱含金属气息的车间空气似乎也变得沉重起来。

作为一名飞行生涯始于歼6、亲自飞过前三代战机的老飞行员、作为一名真正思索过要如何用歼8对抗f-22的老指挥员。

万千感慨如潮水般堵在胸口。

二十多年的隐忍、追赶、奋起直追的画面仿佛在眼前飞闪过。

但到了嘴边的话语却迟迟说不出口。

最终,只化作一个从胸腔深处迸出的、沉甸甸的字:

“好!”

旁边也适时地响起一阵掌声

稍后,郑良群定了定神,继续追问:

“那么,它的飞行包线……隐身性能究竟如何?”

这个时候一个洪亮的声音却突然插了进来:

“哎哎哎,老郑!”

海军参谋长卢俊海海军中将上前一步,半开玩笑地伸手阻止:“这五十号工程,最早可是我们海军出资维持下来的,就算要提问,怎么也得我这个‘娘家人’先开口吧?”

郑良群被这突然的“难”弄得一愣,随即无奈地摇头:“老卢,你们舰载航空兵满打满算才三个旅的规模,就算把江南和连海那两条新航母都算上,顶天也就五个旅的编制……盛飞这么大的产能,你们海军一家可喂不饱啊!”

卢俊海毫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脸上带着一种“你糊弄三岁小孩呢?”的表情。

他立刻翻起了旧账:

“得了吧,当年你们空军说要采购歼轰7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结果后来胃口大开,硬是把镐京那边整条脉动生产线的产能啃得渣都不剩……”

卢俊海正是歼轰7飞行员出身,如今提起这段近二十年前的往事,虽然大半是在开玩笑,但显然怨念颇深。

郑良群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了一下,显然被戳中了软肋,只得尴尬地咳嗽了两声,算是默认。

随后就想按照习惯转移话题。

但卢俊海却顺势继续道:“再说了,蓉城那边不是还有个六代机项目吗,还是专门给你们空军量身定做的重型机……再者说,你们现在有歼2o兜底,根本也用不着这么急……不像我们,连歼15b都不管够……”

面对卢俊海的摆事实讲道理,郑良群彻底败下阵来。

他苦笑着摊了摊手,身体微微后撤一步,做了个“请”的手势:

“行行行,老卢,今天你最大,你先问,你先问!”

卢俊海这才满意地哼了一声,颇有些刻意地整了整海军常服的衣领,转向吕春严。

但问出的问题却与郑良群刚才一字不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