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精校版 > 第72节(第1页)

第72节(第1页)

更夸张的是,这次改进的主要优化方向还不是减重。

这11o公斤只能算是个赠品而已。

既然赠品都已经如此令人惊喜,大家又怎么可能不期待动机本身的表现?

杨奉畑、阎忠诚和常浩南三人站在一起,目送着这台倾注了上千人心血的动机被固定在货盘上,然后缓缓进入运8的机舱。

9月中旬的东北清晨,空气中已经带上了丝丝寒意。

杨奉畑穿着一件皮夹克,把两只手揣到袖子里面,向旁边的阎忠诚问道:

“上次送这个老伙计去涪城那边,已经是将近八年以前的事情了吧?”

“是啊……”阎忠诚点点头,又紧了紧身上裹着的棉服,微微抬起头,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

“当时624所的高空台还处在建设当中,进气畸变试验,还有高原和高低温启动试验都做不了,功能试验也只能模拟两万米高度以下的情况,所以很多东西只有冒险装到o1号原型机上才能进行测试。”

“这次可以顺便把之前没来得及做的内容补上,尤其是高原低温启动能力,应该算是咱们这个型号接下来的重中之重。”杨奉畑虽然不是航空动力专家,但作为整个八三工程的负责人,对于项目方向的把控还是非常在线的。

青藏高原的空防一直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都仍然是个令人异常头大的问题。

尽管昔喀孜机场的先天海拔让我军的航空兵在理论上只要起飞就能获得三到四千米的高度优势,但在5ooo米海拔高度维持飞机的正常运作本身就是一个从未有人研究过的课题。

这一情况直到内地通往青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以及昔喀孜的简易机场被扩建成一座正儿八经的空军基地才有所改善。

至于眼下的9o年代……

三倍音中队此时还装备着象征他们名称的米格25r侦察机。

尽管这些飞机因为机龄增加和维护不足已经无法挥出全部实力,但仍然可以凭借着高度和度来去自由。

听到这里,常浩南稍稍侧过身子,插了一句话:

“其实经过这次改进之后,涡喷14在高原环境下的启动效率也会提高。”

“你连启动机也一起改过?”杨奉畑的语气中带着惊讶。

他不记得之前看到的改进清单中有这么一项内容。

“没有,但压气机的转子比以前更轻,总压恢复系数又提高了。”常浩南摇了摇头: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空气密度降低和氧气含量不足的问题。”

这个解释让杨奉畑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

显然,赠品又多了一个,而且还是那么令人满意——

涡轮动机在从静止状态启动时,必须依靠外界提供动力。

因为这时没有相对气流流过动机,如果此时向主燃烧室供油点火,只能将动机烧损而不会使动机转子转动起来。

当动机处在高原环境时,由于较平原正常启动时吸入动机或启动机的空气质量流量变小,进而启动机功率显著降低,转子加变慢,动机冷运转阶段的时间延长,很容易导致启动失败,甚至在空气流量不足的情况下提前进入慢车状态而损坏动机。

但是压气机叶片的质量降低却可以低效启动机功率减小带来的不利影响,让转子更快到达所规定的运转度。

也就相当于提高了高原启动效率。

思忖片刻之后,杨奉畑面露喜色地转向常浩南和阎忠诚:

“小常,老阎,你们到了涪城那边之后,务必要把高原启动试验的数据做全了,这非常重要。”

说完似乎觉得还不够,于是又继续补充了两句:

“哪怕耽搁一些进度都可以。”

“我估摸着,咱们的歼8出口计划,这次航展就可能要落地了。”

第1o4章高空台模拟

由于盛京到涪城的距离遥远,因此负责运输那台原型机的是一架航程更大,但没有改装气密货舱的运8基本型。

所以阎忠诚和常浩南等人只好乘坐另外一架波音737,在稍晚的时候赶到了涪城。

南郊机场在这个时候还是一座不对民航开放的军用机场,但是作为航空工业系统的工作人员,他们乘坐的飞机自然可以直接降落在这里。

透过舷窗,常浩南看到之前起飞的那架运8正停在跑道旁边,一群穿着迷彩服的人正在从货仓里把动机卸出来,准备装到旁边的平板拖车上面。

飞机在跑道末端缓缓停稳,一辆舷梯车慢悠悠地开了过来。

或许是因为这里并不经常有客机降落,因此司机尝试了好几次才对准正确的位置。

舱门打开之后,常浩南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起身。

一直到其他人都已经离开之后,才跟在队伍最后面走出了飞机。

“呼……”

他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感受着空气中那熟悉的味道。

“涪城,又回来了……”

站在舷梯顶端,常浩南略带感怀地注视着远处成片的青山。

这也是重生之后,他第一次来到涪城。

尽管并不是29基地,但终究还是有些触景生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