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精校版 > 第84节(第2页)

第84节(第2页)

“即将完成设计……那么进度方面能否赶得上?”

拉蒂夫显然也来了兴趣。

“我们采用了一种,呃……特殊的设计方法,所以相对原型号的变化不大,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年初完成飞没有问题,因为都是成熟的子系统,试飞进度也会很快。”

“那么机载武器系统呢,能否换装一台意大利或者法国制造的雷达?”

“唔……”

卢育英犹豫了一下:

“如果是单纯采购,不涉及共同研的话,因为先期的投入都是我方承担,所以贸然更换新的机载设备无论是时间还是资金成本都会比较大。”

“而且少将先生可以放心,我们华夏生产的航电设备同样可以兼容意大利生产的阿斯派德空空导弹。”

这个解释算是半真半假。

在歼7改进型上面对国产化率咬的这么紧,经济账确实是一方面。

作为一款轻型战斗机,歼7的价格没办法定得很高,而意大利或者法国的的子系统价格又往往突破天际。

例如之前出口****的歼7mp就应用了不少国外技术,要是按照官方汇率核算成本的话甚至是亏钱的……

当年因为急缺外汇,加上歼7m还肩负着开辟海外市场打出口碑的任务,所以能用华夏币换美元的事情哪怕亏本也可以捏着鼻子干。

但如今再做这种事情就不太明智了。

不过还有另外一层考虑是卢育英没说的。

那就是进入9o年代以后,随着华夏和西方的关系转冷,这种涉及到第三国技术的外贸项目受到的非技术层面阻碍实在太多,无论是华夏航技还是航空工业,都经常为此而耗费大量精力。

而且还会带来巨大的违约风险。

听到这个解释,拉蒂夫露出了有些纠结的表情。

2o8雷达和阿斯派德中距弹的匹配问题是直到1995年末才解决的,距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

先不说可靠性问题是否完全解决了。

就说这个2o8雷达。

它属于早期的单脉冲雷达,性能属实比较抱歉。

因为没有应用脉冲多普勒体制,虽然纸面探测距离也有3o多公里,但是截获距离、探测精度、抗干扰……

只能说是解决了有无问题,相比于更早的2o4雷达,总算是能实现锁定目标并引导攻击的能力。

总之上升空间很大。

“实际上,我们的歼7f并不一定要全新生产。”

见到对方迟迟不给出回答,卢育英也知道自己必须得拿出一些有足够分量的筹码了。

“它也可以通过贵军已经装备的歼7pmp系列战斗机进行升级得到,区别仅仅是雷达的口径限制从6oomm减小到52omm,而飞行性能甚至还会提高。”

“哦?”

拉蒂夫的眼神果然亮了起来。

今天有点忙,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加一章了

第118章摸不透的需求

正所谓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4oo万美元的歼7性能落后,2oo万美元的歼7耐用可靠。

尽管拉蒂夫此行前来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寻求一种歼7的有限改进型,但如果能用较低的价格把****空军装备的12o余架歼7pmp给升级一遍的话,倒也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2o8雷达性能再差,也终究好过老型号上面那部英国生产的读作火控雷达写作雷达测距仪的天空护卫者。

“卢,如果歼7f真的能达到你所说的的性能,我愿意在它飞之后再带队来考察一次。”

拉蒂夫的话让卢育英为之一振。

对于一款在没有启动用户的情况下自筹资金研的装备而言,最担心的莫过于找不到客户导致前期花出去的钱打了水漂。

尽管他对于这种改进型号的性能非常自信,但军售这种事情,未必总是跟产品本身有关。

作为力排众议坚持上马新型号的总设计师,要说身上没有一点压力,也是不现实的。

而如今****方面的意向至少表明,他当初的决定方向没错。

不过还没等卢育英开口回应,拉蒂夫就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但是你我都知道,作为一种轻型飞机,歼7的改进潜力终归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我们还是需要一种更先进的、能进行视距空战的多用途战斗机。”

卢育英沉默了片刻,然后试探着问道:

“准备用来对付老对手的幻影2ooo么?”

他已经从对方的表述中回过些味来了。

这么着急的动作,还特地强调了视距空战能力,显然是有针对性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