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黜龙免费阅读笔趣阁 > 第700节(第1页)

第700节(第1页)

“九十八手。”张行依旧是那个姿势。“其三,我做了皇帝,依旧坚持天下无奴籍,富贵者乃至于宫廷内依旧雇佣而存,不得限制人身,不得使人身依附,如何?”

这次似乎有点不对味了,但黜龙帮出身的头领们举的极快,似乎没有察觉到这里面的问题,降人们自然不敢不从。

“九十八手。”

“其四,我做皇帝,依旧天下公平授田,非军功不得多授,如何?”

“九十七……刘黑榥,你什么意思……当然不许私自并购!有钱自去买铺子,吃不饱就租别人的地或者干脆饿着……九十八手!”

“其五,我做皇帝,保证徭役皆在公用,或水利、或道路、或治安、或军事,不得私用,如何?”

“九十八手。”

“其六,我做皇帝,确保强制筑基、蒙学,并设国家、郡中学校,使文修者得其修,如何?”

“九十八手。”

“其七,我做皇帝,保证科考、军功、官吏转任公正,保证新晋头领依地域公平,不做歧视,如何?”

“九十八手。”

“其八,我做皇帝,尔等保证要尽力随我一统四海,使生民无长久分裂征战之苦,如何?”

“九十八手。”

“其九,我做皇帝,尔等保证尽力而为,使天下公正为先,黜擅利者而使利归天下,如何?”

“九十八手……多谢诸位。”张行见状,终于失笑,转身将那面龙袍大略系在自己披风外面,上下打量了一下,复又啧啧了几声,这才感慨起来。“诸位,今日不但黜了关陇这条龙,还黜了咱们黜龙帮内里的一条龙……不要觉得虚妄,凡事有痕,总有将来的好处,你们功莫大焉……现在,你们可以拜一拜我了。”

众人早被折腾的不堪,更兼事到如今,大部分人确系希望对方早日登基,徐世英干脆抢先下拜,引得众人一起在正午阳光下下拜,口称陛下。

张行含笑看着众人,他心知肚明,不是他该不该做皇帝,而是这些人在迫切希望他做皇帝,今日李四不癔症,徐世英这些人也要给他龙袍加身的。

毕竟嘛,他不做皇帝,这些人如何说服自己名正言顺得了天下,了却当年夙愿呢?

而且,他刚刚说的也是实诚话,这个九成九还是农民的时代,即便是开释奴籍和均田授田,皇帝也依然是最符合人心与传统的存在。只不过,这不是天意宽宏吗?这不是已经成了大宗师吗?这不是十年辛苦,自己到底聚拢了一些人,做成了一些事情吗?

总要任性一下的。

否则不是白辛苦了吗?

“接下来你为主帅,包打长安,有没有计划?”回过神来,张行去看李定。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李定虽然依旧昂然,却还是显得老实了许多:“现在的局势,怎么打都行?三面围住,放开西面,让他们自己离散或逃窜,然后攻进去便是。”

“三娘已经从成都出了,汉中的吐万长论没道理不降……尽快一点。”

“那就招降嘛。”李定无奈摊手。“还能如何?其实要我说,该把心思放在东都、江南、妖岛、东夷了。”

张行点头认可。

正所谓:金鳞万顷初生跃,天鸡高唱三界醒。

万物昂头期一跃,齐送金乌上碧空。

ps:感谢纳溪云初老爷对覆汉的上盟……感激不尽……写到最后眼皮子睁不开,有错字大家及时反馈。

第一百一十七章跨海行(1)

李定以战帅身份定下方略,乃是三面围住长安,然后招降。

而不待全军出动,围住长安,张行便毫不迟疑在李龙头起草的文字上签了名,正式布了他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乃是宣布时过境迁,之前所有招降布告与私信约降作废。

从布了圣旨内容的布告射入城内开始重新计算,三日内出城而降者,官吏由新朝择选任用,府兵、壮丁免除刑罚,军官留用,基层士卒领粮归家;再三日,官吏一律贬为平民,军官、府兵、壮丁直接归家不问;再三日,无论官吏军壮,凡为敌守城者,一律十一抽杀;最后还不出城者,凡为敌编制者除十一抽杀外,皆罚为俘虏,五年役期满,方可授田,回归平民。

这便是所谓招降之策了。

话说,旨意既,乃是三月十六,十八日方才三面围城妥当,射入布告却已经两日,之前不是没有降者,但都是零星,而围城既毕,降者当即纷纷,到了当夜,逃出来的官吏、军官、府兵、壮丁更是数不胜数。

翌日稍微安泰,待到廿日,成建制、成组织的出降就出现了。

或是整个家族出逃,或是友人结团,或是整队、整什的各类军士,甚至有兵部某某司所有人带着家眷一起出来。

而城上根本无法阻止。

没办法,这是西都长安,跟东都一样,都是人造的巨型城市——宫殿、衙署、防卫,以及对应的贵族、官吏,包括服务他们的商人、仆从,以及更下一级消费服务者,南北东西横平竖直,虽比不上东都百余坊,也有七八十坊,百万人口。

这种情况下,这类巨型的宫廷-行政-文化-消费复合型城市根本无法有效防守和控制。

这也是之前白横秋为什么停在蓝田大营而不是回长安的缘故,也是他被迫回到长安时跟冲和道别的缘故,他心知肚明,回来了,反而就守不住了,就结束了。

这也是黜龙帮的人要让张行在白鹿原登基的缘故之一,他们也知道,白皇帝穷途末路了。

张行没有掺和围城,而是留在了后面的灞上,在这里处理一些人事问题并监督粮草。

话虽如此,其实也没什么可做的,后来投降的一律暂时不予任用,将来肯定有一次大规模考核,少数在前三日投降的可以挑选任用,人也不多,何况张皇帝将这些事推给了号称“老张三”的张世昭以及“后席”的雄伯南来负责;至于粮草……永丰仓跟洛口仓类似,不要怕,只要能忍住吃陈粮,糊糊管饱……先大魏皇帝曹固认证的囤积水平,谁吃谁知道!

甚至还能加一勺河东盐池里的粗盐!

没错,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张皇帝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处理白皇帝——如果他愿意体面,那就给他体面,如果他不要体面,那就帮他体面。

这一天比想象中来的要快,廿一日夜,有中郎将级别的将领遣人出城,说是可以献出城门,立即就被李定撵回去了。理由很简单,条件是公开的,不会为任何人做额外铺设。

回去以后,也不知道是怎么讨论的,第二日一早,第二段期限的最后一日,这位守将打开了延兴门,率本部全军三千众出城投降,被当场允许归家。

此举像是撤掉了最后的闸门一般,长安各处城门洞开,无数将领或主动,或被府兵们挟持着打开大门,放肆逃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