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再造大明巅峰 > 第七百四十一章 诋毁(第1页)

第七百四十一章 诋毁(第1页)

“这。。。自然不算。”

“同理,”朱由检开口道:“朝廷若是为了‘按时’交货,便将本该用于百姓取暖活命的煤炭,拿去织出一批劣等布匹,在外商看来,我大明是一个为了期限可以牺牲品质、罔顾人命的国家,这。。。难道是真正的信誉吗?”

郑三俊一愣,一时无言以对。

朱由检转身,目光沉静而坚定,“朕意已决,此次因天灾与调整所导致的延期,赔偿由内帑与太仓库共同承担,对外明言是因不可抗力,并给予合理赔偿。。。”

朱由检重新走回御座上,继续道:“朝廷信誉,不在于从不延期,而在于勇于承担责任,并始终提供最上乘的货品。”

“陛下圣明!”郑三俊躬身,“陛下体恤民情,臣感佩,只是。。。这蒸汽机停产,并非长久之计。。。”

“朕明白,”朱由检拿起桌上一份文书朝郑三俊示意,“自王徵去了松江府,却也从未停止过上疏,关于严寒造成的蒸汽机问题,朕同王徵也有过商讨,改进的法子就在这里,短则数月,想必凭借王徵同宋应星以及江南巧匠,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文科生,朱由检对于蒸汽机的运转以及金属的性能,不过一知半解。

不过亏了他上辈子看的书多,涉猎也广,尤其在写论文时会阅览各学科书籍来作借鉴比对,依稀对改进蒸汽机有几分印象。

比如,蒸汽机运作时,大量热气会散失,实为浪费,若能对机器加以保温,便能利用余热,节省煤炭。

或者,将这些余热想办法导入织布车间地下,盘绕成火龙,如此,车间得暖,纱线便不易脆断,蒸汽热能也不会浪费。

不管哪一种,皆是让蒸汽余热进行循环使用,节省了能源。

又比如,在蒸汽机末端加装一冷凝装置,将做功后的废汽迅速凝水,并设法将此热水回输至锅炉进水口,此举可大幅减少重新加热冷水所需的煤炭。

当然,朱由检只能提供想法,改进,还是得靠王徵他们几人亲自动手试验。

“改良蒸汽机所需银钱,朕内帑出一部分,不动用郑卿赈灾司那里的赈济。”

“陛下说笑了,臣。。。惶恐。”

朱由检笑了一声,“好了,此事便如此定下,你且去办吧!”

。。。。。。

此时,泉州港一名外商独自坐在酒肆中,面前摆放的饭食一口未动,放着的酒壶却空了大半。

酒肆外寒风凌冽,便如此人脸上的神情。

此前,他从松江府买了一批由什么蒸汽机织的棉布,在南洋大受欢迎,让他大赚了一笔。

这次,他除了想再次订购一批棉布之外,还想着同明国买上几台蒸汽纺织机。

他深信,只要将这神机带回哥德堡,必将获得女王无上的荣宠,说不定,还能够彻底压制和兰人的风头。

然而,他得到的回复,是明国官员礼貌而坚决的拒绝。

“埃里克森先生,蒸汽机乃朝廷重器,关于国本,非卖品,望您理解。”

埃里克森犹记得那位官员脸上挂着的疏离且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语气毫无转圜余地。

“非卖品。。。”埃里克森再次拿起酒碗,却并未饮下,“他们明明可以靠着出售这机器赚取全世界的黄金,却宁可守着所谓的国本!愚蠢!迂腐!”

埃里克森将手中酒碗用力砸在地上,动静引来跑堂,苦笑着比划了几下,埃里克森将一张宝钞拍在桌上,大步走出门去。

“这么冷的天还这么大火气。。。”跑堂的嘟嘟囔囔收了宝钞,再将碎瓷片收拾好,抬眼间,就见有官兵从门口走过。

“又有什么事?一天天的,也不消停。。。”跑堂走到门口朝外张望,只见不远处的府衙外,这些官兵张贴着告示,引得行人纷纷驻足。

“这上头写的什么?”

“朝廷的告令,诶,是关于松江布的。”

“松江布?”

“对,说因为气候缘由,为省煤炭给百姓取暖,暂停蒸汽机使用,上头还说,造成的损失,朝廷承担,会给赔偿。”

“还给赔偿啊?”

埃里克森停下了脚步,同明国人做了多年生意,对明国话也能听懂一二,此刻,心中一根弦蓦地动了一下。

“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

“诸位,我并非因求购失败而心怀怨恨,只是担忧。。。一个明国,一个如此不信任其贸易伙伴、将技术藏匿起来的国家,真的值得我们投入如此多的真金白银吗?”

“公告上,说得冠冕堂皇,恐怕是那些机器就是失败品,织出的布都是垃圾,这才不敢卖。”

“还有,明国这些年战事连绵,天灾不断,哪里还有钱赔偿?我看啊,说不定又是骗人的。”

“别说松江布了,我还有好些货都没能及时送来,眼看再拖下去,就要延误出海的时间了,到时候我的损失又该怎么办?明国朝廷也能赔偿?”

埃里克森满意得看着因自己寥寥几句挑拨就义愤填膺的海商们。

他可不是随意挑选的人,这些人啊,或多或少都在明国人手上吃过亏,也的确等着货物出海。

流言只要起来,相信过不了多久,由机器织的棉布就不会受追捧,届时,他再提购买蒸汽机一事,想来就会简单一些了。

便如他所料,流言愈演愈烈,从福州传到明州港,甚至有商人因为收不到货,联合起来试图冲击市舶司衙门要个说法,并且要求赔偿。

如此境况,也让不止市舶司在内的朝廷各处衙门伤透了脑筋,不过,也就十来日,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密报,就从泉州直送紫禁城。

李若琏将密报连同一份卷宗呈给朱由检,“泉州港流言诽谤朝廷,不过,已是查明首恶,乃外商名为埃里克森,此前求购蒸汽纺织机不成,心生怨怼,蓄意散布谣言,诋毁朝廷信誉,期间,疑似有和兰东印度公司的暗探混迹其中推波助澜,放大不明真相的外商之不满情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