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到了车子,夏世民骑著车子出了村直接往县城骑。
虽然路好了,但夏世民好久没有骑过这么远的路了,十几里的路愣是骑了一个多钟头才骑到。
想想以前上学的时候,几乎一周就要往返县城一趟,而且那时候路可不像是现在这样好。
现在路好了,同样的路同样的人,同样的工具,却觉得距离比以前长了不知道多少倍。
总而言之,人一但安逸下来,体力蹭蹭的往下降。
骑到县城,夏世民找到自己的车子,把自行车放进车子里,便想著再去县城里转上一转,买点东西,顺带著今儿再去看看自己的舅舅。
上次去舅舅家还是一个月前,今儿想起来过去看看。
开著车子调了个头往县城中心去,开了没有一会儿,夏世民便在路边上现了个卖瓜的小贩。
小贩的生意不错,卖瓜的三轮子旁边挤满了过来买瓜的大爷大娘们,看起来挺热闹的。
有生活经验的人都明白,大爷大妈们干別的或许有点会走眼,但看这些平常吃的东西,往往非常有经验,於是夏世民把车停在了一边,准备下车去买俩瓜,正好带去舅舅家。
来到了瓜贩的车旁,夏世民开始挑起了瓜来。
伸手先看瓜蒂,再看瓜纹,两样过了便拿起来放在手上拍一拍。
“大哥,放心,本地瓜!我家爷爷种的”
卖瓜的衝著夏世民来了一句。
听到声音,夏世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瓜贩子还是个姑娘。
不是夏世民的眼神有问题,而是这姑娘真的有点高,个头是有一米七五了,而且这么热的天捂的严严实实的,脸上还掛著那种骑电瓶车的面罩子,再加上剔了一个男人一样的短髮,夏世民这么轻飘飘的扫一眼,真没看出来。
“嗯,我知道,的確是本地瓜”夏世民点了点头把注意力又放到了挑瓜上。
本地瓜和外地瓜有什么不同?其实品种都是差不多的,不过因为土质和时间上稍有区別,瓜最后的味道有点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本地瓜都是自然熟了拉出来的,但是外地瓜那肯定不能这么搞,地里熟了拉到外地市场那不得熟透了。
挑了四个瓜,夏世民准备结帐。
不过,接下来让夏世民有点无语了,因为过来买瓜的人是越来越多,老爷子老太太们都抢著要先结帐,最后把夏世民这个壮实的男人给挤到了一边。
不过夏世民也没有著急,反正他也没什么急事,於是便把瓜放在人家三轮车的座位上,人站在一边,笑眯眯望著买瓜的老头老太太们,让他们先结帐。
“大爷,让这位大哥先结吧,人家等了老半天了”。
卖瓜的姑娘衝著把瓜放到自己秤上的大爷说道。
大爷可不管这些:“我先放上去的!”
“没事,姑娘,您给大爷先结”。
夏世民依旧是笑呵呵的模样,似乎不光是没有生气,连情绪都没有什么变化。
“对不住了大哥,让您等的久了”姑娘有点不好意思了,看著夏世民在旁边站了都快十分钟了,於是歉意的来了一句。
“没事,姑娘,你忙你的,我不赶时间”夏世民依旧是笑意盈盈的样子。
望著夏世民,姑娘心道:这人脾气真不错!
第18章猎犬
又过了一会儿,夏世民现自己依旧没有排上结帐的队伍,到不是姑娘的生意太好,而是这帮结帐的老头老太太能扯,瓜放在秤上,秤出了钱数后还得和卖瓜的姑娘一番拉扯,別说是三毛五毛的,就是一分两分,这些老人家也要爭上一爭。
这么一搞你说这瓜卖的能快么,你还不能在这时候插嘴进去说,让一让,我这边先来。
这不合规矩。
还是那句话,反正夏世民也不急,他这边依旧是笑盈盈的听著乡音,望著这些老头老太太们,觉得他们现在的样子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要说有钱了心態就是不一样,以前腆个脸挣別人钱的时候,恨不得一份时间拿来干两样事情。
现在白捡的金坨子兜里揣,心態那叫一个平和,不用赶著去挣钱,时间嘛,就让它偷偷的从手指缝里溜走好了。
想到了这里,夏世民居然在心里哼起了小曲儿:看那时光慢慢走,停在开的时候……。
夏世民这边乐呵著,把卖瓜的姑娘看的有点摸不著头脑了,心道:这人是不是有病,搁一般人现在早就火了,怎么这人好象更开心了?
“姑娘,算帐啊!”
老太太的声音打断了姑娘的思绪。
夏世民又呆了一会儿,看著依旧有两三个老人排著队准备结帐,於是他衝著姑娘大声来了一句。
“你要是不急著走,我瓜摆这边,四下转转去?”
“大哥,我不著急,估计得呆到中午,您先去转吧”姑娘一听立刻答道。
听了这话,夏世民抬脚离开了瓜摊子。
还没有走出五十米,又被一个事情给网住了目光。
在路牙子边上,一颗大树的阴凉地下,蹲著一个老头,老头约六七十岁的模样,具体多少不好多判断。
因为乡下上了五十岁,常年在日头下干活的,有些五十多看起来也跟七十多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