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知道各方反应,并不理会,只是按部就班记账施粥。
旁边一尊大佛抱怀盯着她。
苏清看了眼顾秀才,再次感叹一句他长的真好看,随后继续记账。
顾从斯脸上闪过尴尬,开口道:“现在赈灾,不妥当。”
顾从斯劝不动梅娘,又来劝苏清。
本以为她会很听自己话,没想到根本不行。
看了几眼,见苏清的字实在不成样子,嘴唇动了动:“南江县很多田地被火烧了,粮食肯定减产。”
“要是秋收后还不起王家粮食,那这衙门,会成为他家的私堂。”
以王乡绅的恶劣程度,必然把整个南江县敲骨吸髓。
顾从斯耐着性子解释。
苏清却并不搭话,只是偶尔抬头看他一眼,明显看的是脸。
没办法,不自觉啊。
身边有个儒雅大美男,你看不看。
等顾从斯黑着脸离开,苏清挑挑眉,总算走了。
衙门门口人声鼎沸,早不见之前的冷清。
按照苏清所说,招一部分百姓帮忙赈灾,没有报酬,但管饭管饱。
赈灾粥每日熬三千斤小米,差不多一万斤米粥,够接近一万人的口粮。
当然是吃不饱的,勉强维持生命。
即便如此,也让南江县百姓感恩戴德。
看向衙门的目光如同神明。
不过领粥也有规矩。
必须是老弱妇孺来领,若有插队的直接脊仗二十。
几日下来,施粥队伍整整齐齐。
偶尔有闹事的,武捕头带着临时招募来的乡勇,也能直接解决。
再说,苏清母女已然有了威望,轻易动不得。
谁敢跟她们大声说话,迎面就有人给一巴掌。
苏县令为了守粮仓而死。
她们母女两个带着四岁弟弟,还要赈灾施粥。
谁有资格在她们面前甩脸子?
尤其是苏县令的娘子。
之前大家就知道,她是个最温柔善良的,谁有事上门,她能帮则帮。
前段时间还典卖自己的首饰,也给周围亲朋赠粮。
如今这时节,谁不想同这样不计回报,真正的好心人来往。
这正是需要守望相助的时候。
连带着,看向弱柳扶风的苏清也带了这般想法。
苏清回以微笑。
梅娘不计回报。
她计。
她要回报的。
自六月十四开始施粥。
一直到六月十九,衙门门前井然有序。
但库房的粮食,却逐渐减少,消耗也比预想的要多。
因为说好的每日只用三千斤小米。
等真正熬煮的时候,梅娘却忍不住多添几勺,把粥熬的稠稠的。
苏清只当不知道,也就在六月二十这里故作惊讶:“只剩不到三万斤粮了。”
“顶多再吃九日的。”
距离八月二十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