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钱了,你们来了。
苏清看着他们,开口道:“我娘说,你们家中耽搁,不能过来,家中都有什么事。”
苏清坐到上位,让顾从斯跟武捕头也坐,其他人继续回话。
她的动作太自然,像是这个侧厅天然的主人。
不过也没错,作为县令女儿,确实是主人家。
两个书吏率先回话,他们脸上带着明显的不自然,说的话倒是大同小异。
“家在乡下,叛军入城后,就回家看望爹娘。”
“没想到家里被抢,地里的庄稼也被烧了。”
其中一人还道:“我弟弟今年十六,被叛军强征入伍,至今没有消息。”
话到此处,已然落泪。
苏清跟顾从斯下意识又对视一眼。
原来也有真的。
剩下四个差役也各有话说,不过都大差不差,语毕眼巴巴看向武捕头。
可惜武捕头听到叛军强征兵役的时候,脸色已经不好了。
他两个儿子倒是没有被叛军强征。
反而自己投军去了,同样的下落不明。
苏清知道原因,又看了看四个差役,他们的话半真半假。
但要说大恶,确实也没有。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苏清不做评价。
苏清点头,直说了衙门现在的情况:“每个月的俸禄折成粮食发放,只从七月算起,以前的不再提。”
“而且有半个月的试用期,这半个月里若做的好,那就能留下,做的不好,打道回府。”
六人面面相觑。
看在有粮食的份上,全都点头答应。
不过这一照面,他们就知道苏县令女儿苏清不是好惹的。
不知谁先开的口,拱手道:“但听苏主事吩咐。”
苏主事?
苏清笑,这个称呼不错。
接下来几天里,衙门来了不少之前的差役书吏。
根据大家的意见,还有苏清的考察,留了一部分走了一部分。
现在能留下的,基本经过筛选,且愿意喊一句苏主事。
这意思,便是听她的令了。
这行为颇有些一言堂的感觉。
但梅娘不在意,这是自己女儿。
顾秀才也不在意,在他看来,苏清远比大家想象的厉害。
剩下的人见此,便知道分寸。
等到七月初九,南江县衙门,已经有了六个书吏,十二个差役。
苏县令在时,衙门上上下下加起来能有百十来人。
现在只剩二十多个,可见心酸。
这也没办法啊。
历经劫难,能把班子重新组织起来,已经可以的了。
苏清这里,则遇到一个大麻烦。
谁告诉他,这古代的公文怎么看啊。
不仅罗里吧嗦的,还都是繁体字!
这对吗?!
苏清推开几个月没处理的公文,整个人都蔫了。
当社畜的时候每天做ppt。
现在穿越了,还要每天批公文。
过了会,苏清又把公文搬到面前。
边干边学。
身为苏主事,她就不信自己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