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特意任派过来,必然是皇上或者其他人信赖的。
他们这种身份,实难攀附。
兵房老龚吃完羊肉汤,又带了两斤羊排两只烧鹅回家,不枉他这段时间的辛苦。
苏清还未回后宅,顾从斯来了。
他最近跟苏典吏斗智斗勇,已经占据上风,特意抽出时间,想请苏清上街看灯。
“晚上还是有几家摆了灯,趁着衙门还未开堂可以走一走。”
苏清倒是没拒绝。
顾从斯见她应下,心里一动,却听她又说:“我娘还有朱婶娘她们都约好了,一起出去看灯。”
虽说两人看灯变成一群人,顾从斯依旧点头。
只是到了晚上,街上果然冷清。
唯一灯笼最漂亮的,竟是叶家年前在此新开的商铺,看到苏主事过来,更是热情,硬是要送一个江南最时兴的灯笼。
苏清笑:“你们是江南人士,过年不回家?”
那掌柜只是赔笑,并不接话。
苏清挑眉,顾从斯先一步付了灯笼银钱,两人站到旁边,看着梅娘他们赏灯。
“还有七日,就是县试第一场了,准备得如何?”苏清随口道。
顾从斯认认真真答:“准备好了,题目还未出,等到考试前一夜,连夜印刷。”
为了防止泄题,顾家父子确实用心。
正是他们的坚持,倒是让这次的县试,显得没那么荒唐。
不过也是这期间,顾从斯才知道,苏清能掌握住整个衙门。
让衙门上下唯命是从,有多厉害。
县试虽不是官场,甚至使绊子的,也就那一个苏典吏,却让人头疼不已。
当初苏清面对那么多不赞同的目光,依旧能坚持下来。
他自愧不如。
苏清却突然道:“县试一般会考三到五场,第二次准备好了吗?”
“也好了。”顾从斯回神。
苏清笑:“好的,加油。”
此刻的顾从斯还不明白,苏清这句加油是什么意思。
反正正月十八,衙门正式开堂,苏清便去忙药草田的事。
年前约定好的农户,纷纷过来或买或借药草苗。
七家药铺同样忙碌,总算把去年赠药的银钱赚回来了。
一直到正月二十二,衙门罗户房跟小费书吏再把剩下六千亩药材苗,分发给官田上的佃户。
再到正月二十五,总算把事情办的差不多。
还剩些收尾的差事,小费书吏一力负责。
药材种植十分顺利。
不顺利的,依旧是县试。
当然这对苏清来说,也挺顺的。
县试第一场,在正月二十二开始,分上下两场考试。
今年考生共计四百七十人。
顾教谕找了本县二十几位秀才夫子,共同参与本次监考阅卷。
其中费用,自然是报名费里面出,反正掌管银钱的苏典吏很不满意。
幸好找了这么多监考夫子,又有苏清派了武捕头带人去做巡视,否则肯定会出乱子。
不管怎么样,二十二日的县试第一场,终于结束。
接着是紧张的六日阅卷。
正月二十八一早。
第一场考生名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