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处原本是一处宅院,牌子已经被摘掉了,挂上了一块新牌子,题了四个大字:青蓝书院。
高长寿霎时心里一咯噔,青蓝……这不是神女的名讳吗?
竟然用神女的名字来给书院命名?
但这本来就是神女的意思。
“青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用这两个字作为书院名不是很好吗?”
贺青蓝提起毛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青蓝书院”四个大字,字体秀美飘逸,又刚劲有力。
她将题字给了程辉。
程辉当时的震撼可想而知。
云河县第一届“基层行政人员”再看到神女给书院的题字时亦是万分愕然。
书院的第一任院长钱世文钱夫子颤抖着手捧着宣纸,惊讶之余,他的手指摩挲了一下纸张,这纸……
回到现在。
高长寿夫妻领着女儿排队。
排到了未时三刻。
坐在门口的夫子是从青阳县某书院来的。他抬头看着高长寿的女儿,温和地问,“叫什么名字?”
高长寿连忙说:“杏花,高杏花。”
夫子笔尖一顿,对眼前那个半人高的小姑娘说,“杏花,往后你要在书院里读书了,夫子给你取个大名怎么样?”
小姑娘惊讶夫子会问自己,她下意识地抬头望她的父亲,高长寿冲她点了点头。小姑娘便对夫子说了声“好”。
夫子熟稔取名,“《楚辞·哀时命》中有一句‘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我便为你取‘淑清’二字,是善良清正的意思,日后你的大名就是高、淑、清。”
这自然也是神女的意思,夫子们可以给一些孩子改名。
贺青蓝刚提出“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去青蓝书院念书,男女同堂教学”这一点时,程辉表情愕然。
他犹犹豫豫地表示恐怕有些人不能接受男孩女孩一起读书识字。
贺青蓝面无表情地讥讽,“一起来我这里排队领粥的时候怎么不介意男女一起了?”
程辉立即闭了嘴。
有“男女同堂教学”这件事放在前面,“女孩怎么也一起进学堂”、“给名字取得比较普通的男孩女孩换个大名”这两件事相对而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消息公布出来时有人抗议。
但是吧,神女的态度摆在那里。
她明显就是不容拒绝的性格。
于是程辉等人的态度十分强硬:“咱们当前最主要的是提高战斗力,对抗即将到来的敌人。这么点小事,谁要是不服,把他丢城外饿两天。”
开玩笑,谁要为了这么点小事违逆神女。
不就是男孩女孩一块儿读书嘛,平时大家田里插秧、土里种菜、山里捡柴、溪里摸鱼的时候,可不分男女。
何况当前最重要的是对抗外敌。
多几个能识字的人也好啊,管ta是男是女。
这件事就这么被强行地执行了下去。
反对得比较激烈的人直接被丢去城外饿了一两天,饿到他们愿意认错为止。
高长寿夫妻把女儿高淑清送进了书院,又马不停蹄地去给自己找事情干。
妻子吴玉香认为自己的缝纫水平不足以进绣坊,她找书院门口的大娘打听过后,去了城北的洗衣坊,该坊的女子负责清洗守城队的人的衣物和被褥。
高长寿自认身体还算强健,便去了同样位于城北的守城队,果然通过了面试。
守城队的负责人是云河县最初组织起护卫队的人中力气最大的一个,名叫胡大柱。
他没当过兵,没当过衙役,不懂得如何带队、如何训练,给他十几二十个人还行,几百几千个人,实在是为难他了。
不过程辉给他派了一位“军师”,本县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秀才向跃生。
向跃生自然也不懂如何练兵,但他识字。
神女赐下一本《练兵实纪》,他读后惊为天人!拉着胡大柱等几个领头的匆匆研究了两天便走马上任,此后边练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