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令仪含笑一一回应,姿态从容不迫。
她笑容弧度精准,寒暄的话语点到即止,既不过分热络显得轻浮,也不过分冷淡失了礼数,那份分寸感拿捏得炉火纯青,已然刻入骨髓。
自如游走于衣香鬓影丶低声交谈的艺术圈名流丶顶级藏家丶资深媒体人以及新锐创作者之间。
这些人身份各异,背景不同,却都代表这座城市乃至更广阔地域的艺术话语权和顶级财富圈层。
温令仪在他们之中,像一条优雅而灵活的鱼。
并非刻意融入,而是自然成为这个圈层的一部分,甚至隐隐是其中的焦点与核心之一。
她的优雅从容并非来自刻意的装扮或矫揉造作,而是源于深厚的专业素养以及在这个顶级名利场中长期淬炼出的从容自信。
走到A3区,那位青年艺术家林锐正焦虑地与灯光师比画着,额角在画廊充足的冷气下仍渗着细密的汗珠。
看到温令仪,他像溺水者抓住了浮木,眼神瞬间亮了起来:“温总!您快看看!这个光打在画布边缘的肌理和色彩过渡上,总觉得差一口气,不够通透,甚至苍白……”
温令仪步履未停,径直走到画前。
她没有第一时间去看灯光,而是先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林锐紧绷的手臂。
“林老师,深呼吸。你的作品本身就充满原始的生命力和撕裂感,要相信它的力量。灯光的问题我会解决好的,不用担心。”她的声音温和,蕴含强大的稳定感。
说完,目光这才投向那幅占据整面墙的丶以雾霭蓝与灰尘黄纠缠碰撞为主调的抽象巨作。
她凝神注视了片刻,侧过头,对灯光师清晰而专业地报出几个精确的数值和灯光术语。
灯光师心领神会,迅速操作。
光线经过微妙的调整後,画布上原本略显混沌的边缘肌理瞬间变得清晰而富有层次,灰蓝与灰黄的碰撞区域色彩过渡更加微妙丰富,作品内在的挣扎丶撕裂的痛苦与重生的力量感被极具张力地释放出来,视觉效果産生了质的飞跃。
林锐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效果,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眼中充满了感激和由衷的敬佩:“温总!太…太感谢您了!简直是点石成金!这就是我想要的表达效果!”
温令仪回以鼓励而真诚的微笑:“是林老师的作品底子足够深厚,我只是让光更好地服务于它。放松,今天的预展一定会非常成功。”
她环顾四周,目光扫描仪般确认着每一个细节都在完美掌控之中,然後才微微侧首,对紧随其後的助理低声清晰地交代了几句关于後续媒体专访的具体安排和需要强调的重点。
藤编手袋里,手机屏幕无声地亮了一下。
她拿出来看了一眼,屏幕上是一条来自工作联系人的常规信息,信息的内容让她微微皱了皱眉。
而她的目光平静无波,脸上依旧是那副专注而从容的神情,指尖轻点,处理完毕。
随即,脸上重新挂起那完美无缺的丶属于“水月画廊艺术总监温令仪”的社交笑容,目光精准地投向正被王子轩引过来的丶气质不凡的重要藏家,主动迎了上去。
“张董,李总,欢迎拨冗莅临指导。”她声音不高不低丶清晰悦耳,瞬间成为俩人注意力中心。
“这边请,林老师这幅《界碑》是他创作生涯中一次非常重要的突破性尝试,巧妙融合东方哲学中对‘边界’的思考与西方表现主义的视觉冲击力,尤其是在材质运用和色彩的情绪表达上……”
她侃侃而谈,对作品内核的剖析如庖丁解牛,艺术史脉络与市场前景更是信手拈来。
态度亲和,言谈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那既是她的底气,也是她的底色。
不俗的谈吐丶见解和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从容气度,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丶极具说服力的艺术。
画廊冷白的灯光均匀地洒落在她身上,月白色的真丝泛着柔和而高贵的光晕。
温令仪言笑晏晏丶举止从容,是这片精致丶规则分明的艺术名利场中当之无愧的焦点与灵魂。
那个在自家门口穿着睡裙慵懒调笑,或是在清晨汗流浃背的年轻修理工面前不经意流露一丝玩味的女人,仿佛只是被这盛夏过于炽烈的阳光短暂扭曲出的幻影。
短暂幻影被此刻这个专业丶干练丶八面玲珑的温总监彻底覆盖,不留一丝痕迹。
在这个属于她的王国里,她如鱼得水,光芒万丈。
两个世界,泾渭分明。
而她,显然更习惯也更擅长于後者。
至于,那个清晨在她家门口丶因为三十块钱而窘迫得满脸通红的小修理工?
那点微不足道的丶带着傻气的插曲,或许早已被淹没在她繁忙日程的尘埃里,连一丝涟漪都未曾真正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