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拥抱之前先学会放逐 > 海风与影 追索与试炼(第1页)

海风与影 追索与试炼(第1页)

海风与影:追索与试炼

天微亮,京市的风带着干冷的咸味,像什麽看不见的潮气从街角吹过来。胡礼醒来时,窗帘缝里渗着一线淡白。枕边的人已起身,浴室传来短促的水声与电动牙刷的嗡鸣。

她把他的衬衫披在肩上走进厨房,加热昨夜剩的一小锅燕麦,把蛋白切成小块,像昨天说好的那样——他出门前,先把早餐吃了。

穆天朗换好西装出来,扣子一颗颗合上。禁欲丶孤冷丶强势,是他为白天准备好的盔甲。他端起碗,吃得很快,动作简洁,间或垂眼看她:「今天别单独外出。」

「我知道。」她把勺子递过去,笑得干净,「我在家工作。」

他「嗯」了一声,从背後环过她腰,额头抵了抵她的发顶,力道很轻:「我晚上接你。」

「好。」

门在身後合上,安静回到屋里。屋子很大,安静也很大。

客厅那盏小灯昨夜熄得很晚。胡礼坐在书桌前,手心还留着他离开时的温度,但心口像被海风吹进一股凉——母亲昨天说的话像潮水,退了又上:「那年,穆廷朗的意外。妳也在现场。」

她闭眼,鼻端都是海咸;风掠过,紫蔓荆贴在湿袖又滑落。前面有个瘦少年挡着风口。有人喊名,被风刮散,只留最後一个音节在海面打转。真假难辨,她得再确认,暂时不把压力加到他身上。

她打开电脑,输入:「穆廷朗」「事故」「海边」。搜索结果不多,还被各种搬运帖与营销号覆盖。几条旧新闻只有寥寥几句,「童年意外」「海边骤雨」「详细原因不明」。她往下翻,仍是空。

她换了几个关键词:「紫蔓荆」「沿海城市」「地方与海」「童年」「少年」。依然没什麽能抓住的字。

她盯着空白一会儿,忽然想到文化中心——想到罗度主任,还有许佳。

四丶电话给罗主任

她拿起手机,点通通讯录。

「罗主任,我是胡礼。」

电话那头一愣,随即笑出声:「哎呀,小胡!上回你那组作品在我们展厅口碑很好,现在忙什麽呢?」

「在做新作品。」她顺着寒暄,把话题轻轻一拐,「前阵子在文化中心看到你们馆里的那组老照片和剪报——《地方与海》。我想查一些沿海口述史的线索,想放在下一个作品里。您看,我能去哪里找资料?或者有谁方便采访?」

罗主任沉吟几秒:「‘地方与海’那批档案,原底在市图‘地方志库’,还有老报馆的缩微胶片。你要口述史,就去找老港区社区大院的退休海巡,他们人脉广。还有……我给你一位朋友电话,他以前在《晨报》做版面,对沿海事故线很熟。」

「太谢谢了。」

「先别急着谢。你最好来中心一趟,我把档案目录复印给你。下午两点,我在资料室等你。」

「好。」

挂断後,她把他说的几个点记下来:市图地方志库丶老报馆缩微丶老港区海巡丶晨报编辑。她捏了捏笔——手心还是凉的。

五丶给许佳的信息

她又给许佳发了条信息:

「在吗?我想问你一个展览上的问题。文化中心那组《地方与海》老照片,你当时说是从地方志库借出来的,能帮我问问借调流程吗?另外,有没有你熟的港边老人或老师,可以聊聊那一代人的海?」

许佳回得很快:「在。流程我帮你跑。老人我这边有两位:一个是做船修的师傅,一个是海边小学退休老师。你想要哪种角度?」

她:「都要。」

许佳打了个亲密的表情:「狠。」

从京市到港城要跑一段路。胡礼给穆天朗发了条信息:「突然有灵感,想去一趟港城,顺便看一下之前放在文化中心的作品。」

他很快回:「要不要我安排车和安保?当天来回,还是住几天?」

她想了想:「可能要用几天把资料轮廓收齐,我住几天再回。」

他:「行,我帮你订度假村。早去早回,每天给我报备。」

她回:「不用安保,我自己会小心。」

他只回了两个字:「记得。」又补了一句:「到港城发定位。」

她简单收拾行囊,出门前打给闺蜜小敏:「我去港城一趟。」

小敏笑:「巧了,我後天也去港城出差,时间对上就碰个面。」

高铁一路向南,车窗外的灰蓝城市带成一条线。胡礼把帽沿压低,耳机没有放歌,只听着风从车缝里掠过的声音。她想不透——母亲为什麽要那样说。父亲的背叛,是父亲的错,并不是穆母的错。可如果事故真跟「她」有关……是胡母,还是别的谁?那她和穆天朗又该怎麽办?该怎麽面对他?

她揉了揉眉心,给自己倒了一口水,手机屏幕暗了又亮。她不想把这些混乱带到他身上,先去把轮廓摸清。

下午两点,文化中心资料室。窗外的银杏落得稀稀拉拉,暖风机「嘶」地吐着暖气。罗主任把影印好的目录推过来,又从抽屉里摸出两张读者卡:「一张是市图,一张是老报馆,今天就能用。」

「主任您太给力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