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意
曹氏还叮嘱蒋玉芝,让她这几天没事别去招惹那两人。
蒋安芝不解,问道:“为何,我看着那老太太挺好的,说话也客气。”
“哼,前几年你不记事,那老太太之前就来过好几回,要是只为了打秋风也罢了,到底是咱们家亲戚,舍几个钱也不妨事。”曹氏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露出不屑的表情,“可那老太太偏偏是个贪心的主儿,是这个也要那个也想,你祖母又不理事,倒了缠着我不放,没得让人厌烦。”
蒋玉芝听了,点了点头:“依娘的意思,他们这回上府里来又是有事相求?”
“无事不登三宝殿,你瞧着吧,定没什麽好事。”曹氏像是想到了什麽,面上有些窃喜,“现在你娘我正好得闲,看看戏也挺好。”
这人呀,经不起念叨,曹氏上午还在说起那老太太,下午她就找上门来了。
曹氏见了人赶忙让丫鬟上茶水,拉着赵老太寒暄起来。
“老太太怎麽亲自来了?上午没能去见您已是不该,怎麽好让您再走一趟。”曹氏虽不喜欢他们,但到底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于是表现得十分热情,“哟,这是武哥儿吧?”
赵老太满眼含笑,朝着蒋武说道:“还不快来见过你婶子?”
蒋武起身朝曹氏深揖一礼,恭敬地说道:“问婶子安。”
“好好好,这孩子是越发的懂事了。”曹氏笑道。
“他懂个什麽事啊,哪有你家的哥儿丶姐儿好,你有这一双儿女呀,真是有福。”赵老太说道,“对了,今儿听你们家姑娘说你身子不好,是怎麽一回事,可要紧?”
曹氏闻言知道是蒋玉芝拿来当谎子的,随即笑道:“不过是得了风寒罢了,不妨事。”曹氏近来休息得不好,脸色看着倒真的有几分憔悴。
赵老太听了,一脸关切地说道:“再是风寒也得小心养着,身体要紧。武儿,把带的东西拿给你婶子。”
蒋武闻言,便把刚带来的包袱放在了曹氏的桌案上,说道:“婶子,这是一个有名的游医开的一些个补气养元的药,祖母常常念着您,就给婶子带了些,婶子可别嫌弃才好。”
曹氏看着包袱,心想,京都什麽名贵药材没有,江湖游医的东西也好意思拿出手。虽在心中十分嫌弃,但她还是一副欣喜的模样:“老太太真是,来就来吧还带这些个礼,您让我这个小辈怎麽好意思呢。”
“这话说的,以往我这个老太婆的事都是你帮着我,这份情我是记着的。”说到此处,赵老太的脸上多了几份真挚,“你们是有情义的,不像有些人家儿,飞黄腾达後就不认人了,管你是什麽亲戚呢,看见我们这样儿的穷鬼呀,没打我们出门就算好的。”
曹氏回道:“哎哟老太太,母亲心中最是重情您也是知道的,您这话可说的没由头。”
“你瞧我这老婆子,没念过什麽书,也不会说话,你可别多心,我可不是在说你们。”赵老太说道,“我那老嫂子是个心好的,我是知道的,不然今儿个我也不会来麻烦你。”说完还打量了一番曹氏,可曹氏面上也看不出什麽异样。
曹氏听着赵老太的话茬,心中冷笑,果然是有事儿求上门来了,不过这次可求错了菩萨。
曹氏故作关切:“老太太这是碰上什麽事儿?”
赵老太叹了口气,看了眼蒋武,又转头对着曹氏,露出为难的模样,想说什麽,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没说出口。
曹氏见状,问道:“老太太这是怎麽了,要有什麽难处您老说出来便是,我也好给您支支招啊。”
赵老太顿了顿,说道:“得,我今儿个就再把我这张老脸拿出来丢上一回。老婆子也不瞒你,这回来呀就是为着你这不争气的侄儿来的。”
曹氏看了眼蒋武,道:“武哥儿怎麽了?”
“这个不争气的,什麽本事儿没有,一天净给我惹祸。”赵老太气冲冲地看着蒋武,叹了叹,“咱们府上不是有好些铺子吗?我就想着看能不能给他找个正经差事,好让他收收性儿。如果再能娶上个官家姐儿,那就再好不过了,有个人管着他了,我也能省心。”
“娶媳妇?武哥儿多大了?”曹氏问道。
“今年一过就十九了,也是到了成家的年纪。”赵老太回道。
曹氏心道:“你可真敢开口啊!找个差事做另说,娶个官家姐儿?也不看看你那孙子什麽得性,要样貌没样貌,要钱财也没钱财,也配得上人家官家小姐?怕是府上体面的丫头也瞧不上眼。”
见曹氏久未开口,蒋武突然跪了下来,喊道:“婶子再看顾看顾侄儿一回吧,求求婶子了,婶子开开恩。”
曹氏见状,忙道:“哥儿快起来。哎,也不是婶子不帮忙,只是,我是有心无力呀。”
赵老太和蒋武相互看了一眼後,一脸疑色:“这话是什麽意思?老太婆我没听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