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像一张无形的网,紧紧裹住了她。她失眠,食欲不振,即使在难得的休息时刻,眉头也紧紧锁着。她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力産生了怀疑——为什麽当初没有对朴俊宇的工作进行更严格的监督?
与此同时,权志龙正在欧洲进行密集的巡演。他明显感觉到苏柚的变化。视频时,她的笑容变得勉强,眼神里藏着掩饰不住的疲惫和焦虑。在他再三追问下,苏柚才简略地提了一下“项目遇到点技术性问题,正在解决”,语气轻描淡写,但他能感觉到事情绝没有那麽简单。
“很麻烦吗?需要我做什麽?”权志龙在柏林酒店的露台上,对着屏幕那端深夜还在办公室的苏柚,心疼地问。他看到她手边那杯早已冷掉的咖啡,和眼底淡淡的青黑。
“不用,你专心演出就好。”苏柚摇摇头,努力挤出一个微笑,“我能处理好。”
权志龙沉默了。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在苏柚的专业领域里,他几乎无能为力。他无法帮她分析数据,无法替她应对评审的质询,甚至无法给她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这种隔着屏幕丶跨越时区的牵挂,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只能每天定时发信息提醒她吃饭,在她深夜加班时开着视频默默陪伴,哪怕彼此都不说话,只是让她知道,他在线的另一端。他还会让助理订营养餐送到她办公室,附上卡片,上面画着可爱的简笔画和“加油”的字样。
这些举动温暖,却无法真正驱散苏柚肩头的重压。
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夜,苏柚再次核对新模型运行结果时,发现了一个之前忽略的丶由数据源变更引发的连锁误差。这意味着,之前大部分的修正工作可能都需要推倒重来。
那一刻,连日积累的疲惫丶压力和自我怀疑,像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她一直紧绷的神经。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她终于忍不住,趴在冰冷的办公桌上,肩膀微微颤抖,无声地哭了出来。
她哭了很久,直到手机屏幕亮起,是权志龙发来的信息:【我这边天亮了,准备彩排。你那边很晚了吧?别熬了,快去休息。什麽都比不上你的身体重要。】
看着这简单朴实的文字,苏柚的心像是被什麽东西狠狠撞了一下。她抹掉眼泪,深吸了几口气。是的,不能倒下,问题必须解决。
她站起身,用冷水洗了把脸,看着镜中那个眼睛红肿却目光重新变得坚定的自己。她拿出手机,不是打给权志龙,而是直接拨通了智库最高管理层之一丶一直很赏识她的李代表的电话。
“李代表,抱歉这麽晚打扰您。关于数字经济项目,我需要紧急汇报一些情况,并申请啓动B计划,啓用我们之前准备但未使用的备用数据源,这需要您的权限和协调……”
她的声音还带着一丝哭过後的沙哑,但语气已经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与清晰。她坦诚了团队在数据合规上出现的失误,并提出了清晰的补救方案。有时候,承认错误并展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心,比试图掩盖问题,更能赢得尊重。
电话那头的李代表沉默了片刻,最终说道:“苏博士,我知道了。明天一早,我会协调资源。现在,请你立刻回家休息。我相信你的能力,但也请记住,智库更需要一个状态良好的领导者。”
走出智库大楼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清冷的晨风让苏柚的头脑更加清醒。她回到家,甚至来不及卸妆,就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几个小时後,她被闹钟叫醒。新的战斗开始了。有了高层的支持,备用数据源顺利啓用,团队在她的带领下,以更高的效率和严谨的态度,重新投入工作。朴俊宇被调离了核心岗位,负责一些辅助性工作。
权志龙在彩排间隙收到苏柚的信息:【问题找到突破口了,正在解决。别担心,我很好。】他看着这条信息,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他回复:【我一直都在。】
一周後,一份更加厚实丶数据来源清晰丶论证过程无可挑剔的复核报告与修正後的模型,再次呈现在评审团面前。苏柚的陈述,比上一次更加沉稳丶自信,对可能存在的质疑点都做了充分的预判和解释。
最终,项目获得了通过。虽然过程曲折,但结果甚至比预想的更好,因为这次危机,迫使团队对数据的处理更加谨慎,模型的鲁棒性也更强。
这场风波,给苏柚上了深刻的一课。关于团队管理,关于风险控制,关于在压力下如何保持冷静并寻求支持。她没有过多责备朴俊宇,但在团队内部建立了更严格的数据审核流程。
她也更深切地体会到,一段健康的关系,不是一方永远强大无所不能,而是在你脆弱丶遇到困难时,知道有一个人,会在远方默默点灯,给你无声却最坚定的支持。虽然权志龙无法在专业上给她帮助,但他那份“无论如何我都在”的姿态,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力量。
当她在视频里,终于可以轻松地笑着对权志龙说“问题彻底解决了”时,屏幕那头的他,长长地舒了口气,眼中是如释重负的喜悦和毫不掩饰的骄傲。
“我的柚子,果然是最棒的。”他说。
窗外,首尔的夜空星光点点。苏柚知道,人生的航程从不缺少风浪,但这一次,她独自驾驭着船,穿越了暴风雨,并且知道,她的港湾,始终在那里,等待她的归航。这让她对未来,无论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都充满了更坚实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