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点点头:“勒痕的纹路也很特别,不是普通的绳子。”
回到办公室,周雨柔开始整理报告。我帮忙核对证据清单,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
“周医生,”我拿起物证袋,“死者衣服上的这个污渍,做过化验吗?”
那是一个很小的棕色污渍,在衣领内侧,很不显眼。
周雨柔接过物证袋,对着灯光细看:“像是咖啡渍。怎麽了?”
“位置很奇怪。”我说,“在衣领内侧,如果是自己喝咖啡溅到的,不应该在这个位置。”
她若有所思:“除非是别人溅上去的。”
我们同时沉默。影子叔叔站在物证柜前,目光落在那张写着“28-13-06”的纸条上。
“那张纸条,”周雨柔突然说,“纸质很特别。不是市面上常见的类型。”
她拉开抽屉,取出一份检测报告:“初步结果显示,纸张含有一种特殊的荧光剂,是九十年代某些科研机构常用的防僞技术。”
我的心跳突然加快。新源研究所。
“能确定是哪个机构吗?”
她摇头:“需要更精密的仪器。省厅技术处才能做这种分析。”
下班时,周雨柔叫住我:“你观察力很好。有兴趣经常来帮忙吗?”
我愣了一下:“可以吗?”
“张队那边我去说。”她微微一笑,“法医工作虽然辛苦,但能接触到最真实的证据。”
走出法医中心,夕阳正好。金色的光芒洒在身上,驱散了地下室的阴冷。
顾辰在门口等我,手里拿着两个饭团:“怎麽样?”
“很有收获。”我接过饭团,还是温的。
我们坐在市局大院的长椅上,简单交换了今天的发现。
“蓝色工装。。。”顾辰若有所思,“‘猎鹰’的成员确实常穿统一的工装,但颜色是灰色的。”
赵小兵匆匆跑来,手里拿着平板:“查到了!那个鹰头标志的组织,三年前分裂过一次。分裂出去的那派,据说用的就是蓝色工装。”
分裂。内讧。灭口。这些词语在脑海中串联起来。
影子叔叔站在长椅旁,目光投向市局大楼的某个窗口。那里是张毅的办公室,窗帘拉着,但灯还亮着。
“明天,”我把最後一口饭团咽下,“我想再去一趟现场。”
顾辰和赵小兵对视一眼,同时点头。
夜幕降临,市局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有多少秘密正在被揭开,又有多少新的谜题在诞生?
我知道,我们正在接近某个真相。但越是接近,越要小心。
因为黑暗中窥视的眼睛,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