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不管是对待同僚,还是为政,王导都拿捏的恰到分寸。
在东晋时期,虽然,司马氏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无论是军队、财政、行政上,都是门阀士族们说了算。
王导善于体察人情,具有极强的协调能力,他作为北方士族的首领却能与南方士族搞好关系,能够维护东晋的稳定。他一方面调节南渡后的琅琊王氏与司马氏集团的关系,一方面又协调好南渡的北方势力与江南士族势力的矛盾,处理好北方士族内部关系以及南方十足的内部关系:一是“镇之以静”,稳定人心,维持政治局势的安定;二是协调南下豪族与南方当地大族的关系,并团结中下层南北人士,与皇室兼容相处,加强东晋朝的凝聚力;三是善于隐忍,与晋元帝等皇室平静相处,保证琅琊王氏稳掌大权。
在执政风格上,王导只比自己以前更宽容,一向都是“务存大纲,不拘细目”。只抓大事,具体事务不怎么管。
什么是底线呢?底线就是可以不停地下降的标准——一旦你触碰到了,我就把底线再往下挪一挪!
尽管这种毫无原则的包容让王导受到了不少非议,但王导并没有改变之意。
很多绝密文件送到他手里,不要说看,他甚至都不拆封,直接批准。
他还经常发感慨: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别人说我糊涂,后人应当我怀念我这种糊涂……
事实也正如他说的那样。
作为下属,陆玩经常去向王导请示工作。王导决策后,陆玩经常点头称是,执行的时候,却反其道而行之。
对陆玩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王导感到特别奇怪,就问陆玩,“小陆啊,你怎么这样呀,商量好的事,老变卦,既然你自己做主,何必多此一举呢呢?”
陆玩深施一礼,“您是领导,我见到您,就战战兢兢的,不知所措。您拍板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片空白,稀里糊涂地只能点头称是。过后想一想,觉得按您指示的办,会有麻烦,就改弦更张了。”
王导倒不以为忤,“有反对意见可以当面提,也可以不提,写信告诉我也行。”
二人其乐融融!
陆玩久居江东,根深叶茂,作为外来客的王导,自然得给他几分薄面。关键是,王导觉得陆玩说的有道理。
王导调剂各方面矛盾,基本上能让大家和睦共处。他延揽北方士族、联络南方士族作为统治根基,协调双方矛盾,维持江左偏安的局面。
绵里藏针的王导,有时候也会锋芒毕露。
他与周顗关系很好,特别亲昵,尝枕顗膝而指其腹曰:“此中何所有也?”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足容卿辈数百人。”导亦不以为忤。
有一次,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周颙旁若无人的大声吟唱,王导就笑着说道“你这是打算向嵇康、阮籍学习呀。”
嵇康阮籍何许人也?这两位都是魏晋时期的大名士,不过都不得志,阮籍郁郁而终,嵇康则被罗织罪名处斩。
王导的言外之意就是,“老周呀,你这是要自寻死路吗?”
所以周颙马上说,“哪里哪里,有您作为榜样,去学他们做什么。”
虽然是反唇相讥,可实在是迫不得已的低头服输。
岁数越大,王导的表现越“不堪”。
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正封箓诺之。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
王导向来宽厚,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别人看来,稀里糊涂,愈益不讲原则,再加上他晚年倦于理政,在国事上的参与度逐渐减少,批评声甚嚣尘上,大家都勇于以“糊涂”称之。
听到这些不和谐的音符,王导感慨地说:“人们都说我糊涂,后人会怀念这种风格的。”
大家的批评,其实蛮有道理。——王导推行的“政务宽恕,事从简易”“务存大纲,不拘细目”的理政原则,给官吏贪污、豪强兼并大开了方便之门。
王导在处理具体的事情上,也显得不可思议。
咸和四年,即公元329年,苏峻叛乱,湘州刺史卞敦拒绝起兵平叛勤王,又不供给军粮,朝廷颠复,坐观成败,按律应当革职治罪。战后,实力派大将陶侃要求维护中央权威,严惩卞敦,以儆效尤。而王导认为丧乱之后应该务求镇静,只将卞敦调职了事。
另外,郭默因平定叛乱有功,被任为右军将军,但他拒绝入朝,还假传圣旨,擅自杀了江州刺史刘胤。郭默此举形同造反,王导为了稳定局势,害怕郭默不好制伏,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宣布大赦天下,下令把刘胤的首级割下来挂在朱雀桥上示众,并任命郭默为西中郎将、江州刺史。
陶侃闻知大怒,致书王导说:“郭默杀方州,即用为方州;害宰相,便为宰相乎?”即日上表朝廷,请求发兵讨伐。
王导答书说:“默居上游之势,加有船舰成资,故苞含隐忍,使其有地。一月谮严,足下军到,是以得风发相赴,岂非遵养时晦以定大事者邪!”
陶侃看完信后冷笑说:“这是尊养时贼啊!”王导后来也自知措置不恰当,只好令人收起刘胤首级,命庾亮协助陶侃进讨,斩郭默于寻阳。
这两个事例,是典型的荒唐事。
王导的愦愦之政,有不得已的苦衷,在这个天翻地覆的转捩期,也确实起到了稳定政权的作用。东晋偏安,不能不说是王导的功劳。
王导是东晋王朝早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不仅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而且还有着高度的政治道德和人格魅力。
他在统治时期,面对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他始终能够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恰当的政治手腕,使得东晋王朝得以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发展。
在东晋王朝的建立时期,北方有异族政权的威胁,内部充斥了各种不服的士家大族,时不时还有王敦、苏峻跳出来挑战皇权。如何确保政权的稳定,这是当时最紧迫的问题。而王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现出了他出色的才能。他在共同抗外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政治资源和关系,保持了东晋的稳定,为东晋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黄老无为,一向是乱后重建的的灵丹妙药。王导正是通过不断地调整政治阵营,维护政治势力之平衡,使得东晋王朝得以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