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命根子。她们,得牢牢抓在手里。
*
背着沉甸甸的背篓,林青禾带领着小队缓缓往山洞方向行进。
虽然背负着满满的收获,每个人的步伐却比来时轻快了许多。大家都感到一阵久违的轻松,连空气似乎也因收获的喜悦而变得新鲜。
记得刚出发的时候,大家都心情沉重,忧虑着未来。那时,哪怕有林青禾在身旁,心中也难免对前途充满了忐忑:食物会不会找不着,山里会不会有危险,匪徒是否会再现,尤其是这些带着家人走过难关的妇人们,心头的压抑和不安可想而知。
而此刻,背负着丰厚的物资,大家的心情却渐渐放松,不再是最初的彷徨无措。
王翠翠在林青禾的身後,悄悄擡起头看着她那稳重的背影。
周晓萍的叮嘱还在耳边回响——“如今荒年乱世,女孩活得更艰难。咱们的运气好,能碰上林姑娘,她是我们难得的依靠。可是,咱们不能一辈子都指望别人保护,要学会自己站起来,学会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回报恩人。”
王翠翠每次回想这些话,心里便充满了动力。这一路走来,吃了不少苦头,遇到的困难不在少数,可她越来越清楚:自己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弱小女孩,而是有了选择丶有了希望的人。
她要向林青禾学习,向罗玥学习,学本事丶学生存丶学如何保护家人。
这个心态的变化,不仅是王翠翠一人的成长。几乎每个人,都在林青禾的带领下,经历了一场从身体到心灵的蜕变。从每一次采集物资时的认真,甚至是那擡起的坚毅目光,都可以看出,她们的内心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以後要像林姑娘一样强大。”王翠翠低声对自己说,脚步轻快了几分。
这些话不仅是她自己发自内心的信念,也成了整个队伍中不少人心头的共鸣。
每一次她们的肩膀因为负重而微微下沉,心中却是越发坚强。她们以一种惊人的毅力,迅速从弱小的幼苗变成了正在成长的大树,尽管仍旧脆弱,但坚韧和力量已在悄然生长。
这一路上的挑战和困难,成了她们内心深处无法磨灭的记忆。无论前方道路有多麽险峻,至少此刻,她们知道自己在变强。未
来的路,尽管不可预测,但她们的心中已经多了一份自信——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
山风忽起,林间落叶翻飞,几缕白絮随风掠过,轻轻拂过林青禾的脸颊。
“那是什麽?”王翠翠眯着眼看那些飞舞的轻绒,伸手接住一缕,柔软如云,指尖一拈,竟带着淡淡植物香。
林青禾一怔,立刻上前捏住一团棉絮般的白绒,仔细端详,唇角微扬:“这是野棉花的絮毛,说明附近不远处就有棉林。”
“棉花?”周晓萍眼睛一亮,“就是能做棉衣的那种?”
林青禾点头:“若是找到了,这趟算是赚大发了。”
山风的方向便是线索。衆人调整了返程路线,顺风而行,一路穿过溪沟密林,偶尔还能捡到飘落的棉絮,皆小心收藏起来。
整整行了一日,傍晚时分,终于在山谷一侧发现了那片野棉林。
一株株棉株长得极高,已有半人多高,灰绿叶下结满了鼓鼓囊囊的棉桃,许多已经开裂,吐出洁白如雪的绒絮,在风中轻轻晃荡。
“真是棉花!”孙冬生兴奋地跑上前,捧着一大团棉绒笑开了花。
“快采!”林青禾也难掩喜色。
衆人纷纷上手,小心摘取成熟爆开的棉桃,将白绒一团团揣进包里。有些未完全裂开的也被轻轻扭下,打算晒几日再剥出棉絮。
忙碌间,赵芦花指着几丛地势偏僻的棉株说:“这几棵结得厚,咱下回来还可以采。”
林青禾点头,拿木棍在附近几棵大树上刻了记号,标示出方位。这片棉林,将是过冬衣物保暖的宝藏之地。
入夜时分,衆人围坐火堆旁,身侧堆着鼓鼓囊囊的布包,皆是今日采得的棉绒。
罗玥捧着一团棉花,脸埋进去打趣:“好软,比青麦的小脸还软。”
林青山笑道:“等做成鞋垫,冬天脚就不冰了。”
林青禾望着火光映照下的笑脸,眼神温柔而坚定。她心里已做好计划——将这些棉花晒干丶剥净,拣出棉籽,拌以野草皮丶树皮纤维,做成棉絮与填充物,可制棉衣丶做棉被丶做鞋垫,山中过冬再不似最初那样被动。
这一晚,火光温暖,衆人带着收获与希望安然入睡。
山风仍吹,棉絮仍飞,但他们已不再是风中飘零的逃荒客,而是一群有了依靠丶有了方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