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初融
整整一个多月,花溪城都冻在极寒之中。
屋外的雪一层叠一层,寒风像刀子,从夜里一直割到白昼。
人们窝在火炕上几乎不敢动弹,除了轮班烧水丶做饭丶添柴,便只剩等。
等待天气回暖丶等待天光变长丶等待雪势退却——等着那个或许根本不会来的春天。
终于,在腊月尽丶正月过半的时候,春天的脚步像从冻土里悄悄钻出的嫩芽,一点点攀上来。
那天清晨,林青禾站在院中,踩着厚雪压成的结冰地面,只听见脚下咔啦作响的脆音。头顶是灰白低垂的云,但风已经不如前些日子那般刺骨了。
她蹲下身,指腹轻轻按在雪面上——雪硬,但边缘已开始化水,一抹水光顺着她的指腹沁出来。
她心头顿时一震:春来了。
林青禾擡头望向屋檐,那里垂着一串串冰挂,已然开始滴水。她知道,这一切意味着极寒的终结,也意味着她必须再次出发。
极寒压迫下的“猫冬”状态结束了,是时候开始春季筹备。
她立即回到屋中,外间堆着装满粮食丶豆类丶干货的陶罐丶布袋和木箱。为了防湿,她特意在木架上垫上了几层枯草与油布,又将口封严实。
林青禾不需费力翻找,每样东西她都标记清楚。她拿起记录册,一项项核对清点:
——稻米:不足二十斤;
——小米与杂合米:尚各有三十斤左右;
——豆类:最多,因以豆换豆,做豆腐换回来的豆子竟比用掉的还多;
——油脂:只剩下半罐猪油;
——肉干丶腊肉:还剩下十馀块(约二十斤)挂在横梁上;
——干菜:还有些野菜干和冻芜菁丶芋头;
——调味料:还算宽裕,茱萸丶花椒丶干姜丶粗盐样样都有;
——药材:陆陆续续有人生病,用了小半,但还算够用。
翻完记录册,林青禾微微蹙眉。
“虽不至于断粮,但不能再等。”她喃喃自语。
接着她便敲响了中间屋子的门,叫齐小队中几个主要骨干:林杏枝丶林青山丶周晓萍丶魏长福丶吴春花,还有刚打了三天喷嚏丶现在精神恢复不少的赵芦花和周晓萍。
火炕上还留着些许温度,炕桌中央是一壶刚沏好的茶汤,一碗豆渣饼当作茶点。
林青禾坐下,也不绕弯,开门见山地说:“春天来了。现在咱们屋里还有点粮,但精米所剩无几,想吃细粮丶吃肉,那得自己去换。豆腐作坊要开,山林也该走动了。咱们要准备‘春工’。”
衆人一时静默,随即点头。
魏长福搓搓手,粗着嗓子道:“我上山吧,好久没活动了,正是出去转转的好机会。”
“我也去!”林青山举手,第一个响应。
“我留下打豆腐。”林杏枝笑笑,“也不知道这些日子没做了,点豆腐的手艺生疏没有。”
“我也留下!”赵芦花补了一句,“我跟着杏枝姐学点豆腐!”
林青禾眼中闪过一丝暖意。极寒月中,衆人被困屋内,如今能重拾生气,便是最大的好消息。
她迅速安排:
由林青山丶魏长福丶林通丶孙冬生等组成山林采集小队,进山巡视。
由林杏枝丶吴春花丶赵芦花带人重啓豆腐作坊,整理草棚丶石磨丶大竈和水缸,准备浸豆丶磨浆丶煮浆丶点卤丶压模全流程。
她本人则负责总体调度,每日巡看进展,核算粮食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