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边打边问 > 第43章(第1页)

第43章(第1页)

想到就做是她们共同的性格。几天后,“康愿”康复中心一间临时改造的小实验室里,气氛有点新奇又有点紧张。几个助手在刘淩和李峖莳身上贴好电极片,连接心电、皮电、脑电导联线。李峖莳则坐在特意搬来的瑶筝前,调整着呼吸。

“别紧张,就像平时一样弹。”助手调试着设备,屏幕上开始出现跳动的曲线,“我们记录你们不同状态和不同反应。”助手怕李峖莳听不懂,举了例子:“比如你弹欢快的曲子,弹悲伤的,弹很专注的,或者即兴的……都试试。看看哪些音符、节奏,或者组合,能让刘淩身上‘乱跳’的指标变得最‘乖’。”

实验开始了。李峖莳闭上眼睛,手指拂过琴弦,有时是练习曲,有时是随心的旋律。机器忠实记录着刘淩的心率、反映情绪唤醒度的皮肤导电性、以及脑波活动的线条。当李峖莳弹奏到某段舒缓、带着特定节奏感的旋律时,助手在记录本上做了个记号。“看!刘淩的皮电反应平稳了,心率也降下来了!脑波也趋向放松状态的阿尔法波了!”

李峖莳停下手指,凑过去看那些曲线:“是这一段吗?我记得刚才的感觉……好像心里特别安静。”

她们像两个寻宝的孩子,在声音的海洋和数据的迷宫里反复探索、比对、讨论。刘淩和团队用她的专业知识分析数据模式,李峖莳则用自己的音乐直觉去回忆和描述弹奏时的感受。无数次的尝试和记录后,她们真的梳理出几段似乎对刘淩特别有效的“声音配方”——特定的旋律走向、节奏型,甚至某些音色的组合。

“光在我身上有效不行,”刘淩看着整理出的初步“乐方”,目光灼灼,“我们需要在更多人身上试试效果。”

她们小心翼翼地在“康愿”挑选了几位有运动后创伤应激或长期焦虑困扰的运动员和学员,坦诚地说明了这是探索性的新尝试。参与者被邀请在安静的环境下,通过耳机聆听那些由李峖莳演奏、被刘淩标注为“有效”的特定音乐片段,同时也会监测他们的基础生理指标,并记录他们的主观感受。

初期反馈令人鼓舞。一位因严重韧带撕裂后一直无法摆脱比赛阴影的摔跤手在听完一段音乐后,惊讶地说:“奇怪,刚才听的时候,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画面好像……没那么闹腾了?胸口也没那么堵了。”另一位饱受赛前焦虑折磨的年轻运动员则表示:“听完感觉没那么慌了,好像能喘口气。”

然而,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一位在“康愿”工作一段时间的资深运动康复师皱着眉头听完刘淩的介绍和数据展示:“刘总,这听起来……太玄乎了。音乐放松谁都知道,但你说靠几段特定的曲子就能稳定生理指标、缓解深层焦虑?这跟心理暗示、安慰剂效应有什么区别?”几个参与了试验但感觉效果不明显的学员也私下嘀咕:“听着是挺舒服,但好像也就那样?是不是心理作用?”

“这不就是高级点的白噪音吗?”一位新来的康复师更是直言不讳。

质疑声像冷水,泼在刚刚燃起的热情上。李峖莳抿紧了嘴唇,没有立刻反驳。刘淩则平静地看着质疑者,眼神清澈:“是不是安慰剂,是不是玄学,现在下结论还太早。我们只是在记录现象,寻找可能性。就算最后证明它只是让一个人感觉好了一点点,能睡个安稳觉,那也值得试试看,不是吗?”

刘淩看着手中的初步数据报告面向李峖莳:“如果说这是玄学,我们就看看能不能把这‘玄学’背后的‘理’挖出来。峖莳,你的琴声是我的药引子,现在,轮到我的专业来‘提纯’它了。”

李峖莳看着刘淩眼中重新燃起的、属于斗士的光芒,用力点了点头:“嗯,”手指点出一个清越的泛音,“至少,我们开始了。”那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回荡,仿佛在回应着所有未知的挑战。

————————

“西楼格斗”和“康愿康复中心”的名气渐渐传开,尤其是那个李峖莳和刘淩鼓捣出的“声波疗愈”的概念,被两人起名为“心域”,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这天,王韵兴冲冲地找到刘淩和李峖莳。

“好消息!”王韵把一份精美的名片放在桌上,“‘启航资本’,专门投资体育健康产业的,他们老总对咱们的‘声波疗愈’特别感兴趣!想约我们聊聊投资的事!”

刘淩眼睛一亮。她深知“心域”要想真正发展,走出小作坊模式,资金和技术升级都必不可少。资本介入,意味着更快的扩张,更先进的设备,甚至可能走向国际。李峖莳也露出笑容,但眼底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

谈判在“启航资本”气派的会议室举行。对方代表温邵恒西装革履,精明干练,说话滴水不漏。

“刘董事长,李总,王经理,”温总开门见山,“我们非常看好‘心域’的前景!这简直是体育、心理和艺术的完美跨界!市场潜力巨大!”他翻动着手里的报告,“我们愿意提供一笔可观的资金,帮助你们迅速把‘心域’做大做强,推向全国,甚至海外!”

刘淩听着,身体微微前倾,带着项目被认可的兴奋。李峖莳则安静地坐着,手指摩挲着茶杯边缘。

“不过,”温邵恒话锋一转,笑容不变,“为了保障投资回报,降低风险,我们需要一些必要的条款。”他推过来一份厚厚的意向书草案。

刘淩拿起草案,李峖莳也凑近看。越看,两人的眉头皱得越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