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收起你最后那点无谓的复仇之念。李自成覆你江山,固然与你有着血海深仇。然则,追根溯源,他亦是这天下汹汹民怨所聚,是你朱家王朝积弊数十年、苛政如虎之下,所催生出的必然‘恶果’。此乃天道循环,报应不爽,非一人之罪,亦非一人之力可挽回。”
“你此去九宫山,并非为了手刃仇敌,而是要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现身于其面前。”
“不必与他多言,更不必羞辱。只需让他看清你这一身已然褪去龙袍的道装,让他感受到你眼中那勘破了帝王霸业、红尘纷扰的平静道心。”
“让他亲眼见证,他穷尽一生、不惜尸山血海所争夺的那张‘龙椅’,那所谓的‘皇帝’名号,在真正的‘道’面前,是何等的虚妄与不堪一击,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般的空幻。”
“让他能在生命的尽头,放下那份不甘与执念,在震撼与明悟中,得一个灵魂的……解脱。”
“这,是你作为末代君主,对这位由你朱家江山亲手塑造出的‘掘墓人’,所能做的、最后的偿还,也是你欠他的。”
“同时,这更是你为你那十七年殚精竭虑却又无力回天的帝王生涯,亲手画上的句点。以此了结,方可真正踏入你的新生之道。”
对通正,我嘱咐道:
“……通正,忘记你曾经内官的身份。你此去,绝非是为了向那旧主崇祯展示忠诚,或是向任何势力邀功请赏。你与他之间,那君与臣、主与仆的名分因果,早已在你拿起扫帚,清扫这清玄观庭院的那一刻,被一并扫入尘埃。”
“你此去,当时刻谨记‘青木长生诀’中蕴含的生死枯荣之道。当那程九伯割下李自成头颅,众人争功、场面混乱之际,你需暗中出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必伤那程九伯性命,徒增杀孽。你只需凭借我传你的隐匿与轻身之法,趁其不备,将那颗本应成为政治筹码的头颅,悄然取走。”
“然后,携此头颅,远离是非之地,在这九宫山中,寻一处山清水秀、不为外人所知的僻静角落,掘土为坟,让其入土为安。”
“让他,这位曾搅动天下风云的枭雄,能免于身异处、悬示众的屈辱,得以保留一个死者最后的体面,落得一个完整的尸身。”
“这,并非为了李自成个人,而是你,替这天下所有被这惨烈乱世所裹挟、所辜负、所伤害的穷苦苍生,所做的一点微不足道的……慰藉。”
“同时,这也是你,为你前半生在那深宫之中,或许间接参与、或许沉默旁观过的罪孽与无奈,所进行的、最后的……弥补与救赎。行此事,你的道心方得圆满。”
我说完了。
神念收回。
他们二人,缓缓地、仿佛承载着千钧重担般,直起了身子。
他们没有立刻看向对方,而是各自垂,紧闭双眼,眉头紧锁,全身心地消化着、品味着我烙印在他们识海中的那番话语。那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任务,更是关乎他们自身道路、关乎如何面对过去、如何走向未来的深刻禅机与道韵。
时间,在寂静中缓缓流淌。只有风声,穿过观星台。
许久,许久。
八大山人率先睁开了眼睛。他眼中的迷茫、仇恨、恐惧,已然被一种复杂的清明所取代。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中,有痛苦,有释然,更有一种放下枷锁后的决绝。
紧接着,通正也抬起头。他脸上的茫然失措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的光芒。他用力地点了一下头,仿佛将所有的犹豫都甩在了身后。
随后,两人不约而同地,转向我这个为他们指引了方向、解开了最后心结的引路人。
他们整了整身上破旧的道袍,然后,极其郑重地,同时躬身,对着我,深深地、深深地拜了下去。动作缓慢而庄重,充满了自内心的感激与承诺。
“弟子……”
“领命。”
两个声音,一个沙哑低沉,一个带着决绝,几乎同时响起,在这空旷的观星台上回荡。
我知道。
自他们直起身,目光坚定地望向南方的那一刻起。
这片纷扰的红尘俗世,所有与我“林清扬”相关的因果丝线,便已彻底梳理清晰,再无半分纠缠。
我缓缓地,从那冰冷的石凳上站起身来。动作轻缓,却带着一种仪式般的庄重。
我没有再去看他们,也没有留下任何告别的话语。
我的目光,穿越了千山万水,投向了那遥远的东南方向。那里,是道教祖庭龙虎山的所在。
是时候了。
是时候,去见一见那位斗了半辈子,却也相知了半辈子的老友,张天师了。
是时候,去处理那最后一件,缠绕此身最深,也最为重要的……
俗世尘缘了。
我的身影,在他们二人恭敬而复杂的目光注视下,开始缓缓地变得透明,如同阳光下的薄冰,又如清晨逐渐散去的林间雾气。
最终,化作了一缕若有若无、不带丝毫烟火气息的青烟,悄无声息地,彻底消散在了这片沐浴着清冷晨光的观星台上。
仿佛从未存在过。
喜欢红尘修行:证道之路请大家收藏:dududu红尘修行:证道之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