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缘,妙不可言
就说白天不能说人吧,时洛看了看在自己旁边掰玉米的许前进有一点点无语。
你说这偌大的一片玉米地,咋这人就和自己分到一块了,缘分果然妙不可言。
许前进看着时洛一个劲的盯着自己瞧,有些憋不住了,“时知青,我脸上有什麽东西吗”
时洛“没有啊,挺干净的。”
许前进“那你为啥一直看我”
“啊,”
时洛盯着人看被这麽直白的指出来有点不好意思了
“我就是想着整个知青院男知青里就咱俩工分最低,这也算是难兄难弟了”
许前进点点头,“没办法,干农活太累了,我这人啊,懒,不想那麽努力。”
时洛感觉自己居然在许前进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些好奇
“你不爱干农活为啥下乡啊,我看你这条件,让家里帮你找个工作应该挺容易的。”
许前进一脸的嫌弃
“就我爹给我找那个工作,每天被人管的死死的,一天基本都是在体力劳动中度过的,要是犯点错误还要接受体罚,还不如下乡轻松呢,
再说了我家三个孩子,要是一个都没下乡也说不过去不是,那些眼红的绝对会找我家麻烦的。”
时洛理解的点点头,按照许前进的说法,他爹应该是想让他当兵的。
当兵的训练确实挺辛苦的,而且出任务还有生命危险,这一对比确实是下乡更轻松。
两个人扯了几句闲话就继续干活了,甩了时洛他们八里地的桂花婶看着手里的玉米棒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两大小夥子干活咋还不如她一个妇女呢,果然好看的男人都靠不住。
回头还是得说说闺女,让她不要太注重样貌了,能干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结婚以後小两口还不得一块扎着脖子等着饿死。
时间还是过得很快的,今天就到了分粮的日子。
时洛的工分不多,但是也勉强够用,至少不用往里贴补钱。
大队分粮是按照人六劳四来分的。
就是人口粮占六成,公分粮占四成。
秉着够不够三百六的原则,工分不够的就要用钱补上。
晒谷场上大队的所有人都到了,到底事关家里人一年的口粮,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是全家人一起出动的。
江浩和时洛也站在外围,江浩不用管分粮,到时候他的工分,他娘就一起给算了。
至于时洛,工分属于偏少的,又是知青,是最後才能分到口粮的那一部分呢,也就没往前挤。
时洛正伸着脖子看热闹呢,就听见桂花婶的声音。
“诶呦你看看王一山家,这老些公分,明年算是不缺粮了。”
时洛看着正在分粮的王一山一家了然的点了点头。
王一山是大队壮劳力最多的一家,是会计的三叔家。
王家有六个儿子,十五个孙子,个个人高马大的,最小的孙子都十五岁了,基本上能抵一个壮劳力了。
“你看看王家大儿子,一个人就拿了三千八百多个工分,其他几个儿子孙子也基本天天挣满工分,就连儿媳妇,孙媳妇也不差啊。”
刘翠花和桂花婶继续说道。
“不过啊,他们家人多吃的也多,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桂花婶不觉得这有什麽“哪怕啥,他们家分的肯定够吃啦,况且今年年景好,一个公分值五分钱呢,你看看王家一下子就分了八百六十七块钱,再加上那些票,绝对能过好明年了,年底咱们大队分的那些钱他们家那就能纯攒着了,
不过要我说,咱们大队条件最好的绝对还是你们家,挣工分的都能挣满工分,就是不挣工分的那些,每个月挣的钱也绝对够了。”
刘翠花听到这话撇了撇嘴“你光看到挣的了,你咋没看到花的,就家里那几个孩子,上学的就得花一大笔钱,
再说说他们的口粮,还不是瘫在大人身上,再加上我家那个不争气的五小子,挣得也就刚够自己吃,这以後要结婚啦,怕是更难,再加上我家那些亲家,真是没啥可说的。”
桂花婶听到这,没说什麽,刘翠花家确实花销也大,家里孩子到岁数都送去上学,只要能考上就绝不拦着,
人家也不觉得读书浪费钱,算是大队里头一户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家里才能出来那麽多工人。
又想到江家老五,挂花婶突然感觉自己也不羡慕江家了。
大队上其他人看着王家一袋袋的把粮食扛走,又想到王家分的钱,眼睛都红了,一个个的都羡慕的不行。
这个年代一斤大米也就一毛七分钱,一包红糖也就六毛钱,一个鸡蛋才五分钱,就是一斤猪肉,一等的也才七毛二分钱。
所以王家这次分的钱票和粮,在大队真的算是大户人家了。
有了王家人的珠玉在前,其他人就显得不是那麽显眼了,就连刘翠花家分的钱和粮,在大队也都只能属于中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