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
宁国啓圣十五年,宁阳,万繁街。
“卖糖葫芦勒,难吃不要钱诶!”
“官爷今儿有兴致来咱这儿逛逛吗,我们家新来的一批姑娘呀,包您满意。”
“哪来的小乞丐,滚滚滚,别在这挡我生意!”
“嘿,你听说了吗?最近那位又抓到了一个采花贼,两个月前他抓到的那个偷钱的也不知道现在怎麽样了。”
“应该下牢了吧,真是大快人心,不过咱还是少提,万一被上面的人知道就完了。”
“说的也是,可这孩子做的好事也不少,但遭点罪也很多啊。”
“是啊,可惜了,不说这个,前两个月当上状元的那个听说成为了翰林院的修撰!”
“听说祝状元上月为赈灾写的诗传遍了茶楼,连丞相大人都夸他写得好!”
“对对对,我还听说他特别爱去留春楼,要不我们过去瞧瞧?”
“走走走!”
“……”
各种糕点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时不时响起的吆喝声丶叫骂声混杂其中。
精致的马车从街中央穿过,主人家的尊贵尽显,两侧还有挑担的农夫正在缓缓走着,牵着骆驼的商人卖力吆喝和憨态可掬的小孩子们打打闹闹。
这些连着周围各式各样的店铺,融聚在一起,共同成就了这繁荣的都城——宁阳。
再过不久,便是当今圣上淳仁帝的寿辰了。这让本就人群熙攘的宁阳变得更加热闹。
祝识归今日刚发了月钱,眼下荷包正鼓着。作为今年的状元郎,他被吏部尚书安排到了翰林院当修撰,现已上任了两月,今天便是月末。
这位祝状元步履轻快地走在这纷扰的街上,直直朝留春楼走去。
顺便在路上随手买了串糖葫芦,递给一个小孩。本不欲停留,只因那小孩瞅着那糖葫芦的神情实在是可怜兮兮,眼巴巴的。
脚步一顿,下意识掏荷包,就给她买了。
嗯,还顺便纠正了一下小贩的错字,“糖葫芦的胡得戴上草帽才不会被晒化。”
小贩挠头笑笑,“谢谢你啊小夥子。”
祝识归摆摆手,看小孩吃着挺香的样子,难怪那商贩有底气的说出“难吃不要钱”那句话。
留春楼,宁阳最大的餐馆。
因其名字深得他心,于是他经常来这里吃饭,连店中的小二在短短两月中都记住了他。
状元郎一路上都挂着笑,如今却笑不出来了——留春楼在宁阳算是个活招牌,在陛下寿辰的这种特殊时期,早已人满为患,别说吃饭,想进去都难。
连过了晌午都这麽多人吗?!
他试着往前走了走,却又被人潮挤了出来,手肘撞到了坚硬的酒坛,衣摆都蹭脏了不少,还有酒香菜香和汗味混在一起,邻桌发出的划拳声,盖过了说书人。
正当他想换个地儿时,有人早就眼尖认出了他。一传十十传百……
之後场面就不受控制了。
“祝公子,我家闺女的八字看一下呀!”
“祝公子来留春楼这麽久了,作诗一首呗!我为您磨墨!”
“祝公子长得真俊~”
“祝公子快来给那些外地的瞧瞧!”
“祝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