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 五朵蘑菇 > 第230章(第1页)

第230章(第1页)

赵家夫妻俩一直期盼着抱错孩子的那家人能发现,早日将孩子还回来。可一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

明知道不可能等来自己的孩子了,但孟氏还是坚持住在这小院里,就算是近乎于零的可能,她也不想放弃,万一有一天对方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还能凭着这个地方找过来。

一晃就这么十五年过去了。

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孟氏拍了拍女儿的手背,很是欣慰道:“你能有这份心,娘就已经很满足了。娘也很想和你一起去,只是”

孟氏话说到一半,犹豫了一下,抬头看向自己的丈夫。

赵父明白妻子在犹豫什么,女儿一人尚可以住在侯府,他们一家人若去了还住侯府算什么,若是要单独买宅子,京城那寸土寸金的地方,以家中现有的这些积蓄,还买不起。

赵清越也不是只会读书,不通人情世故的书呆子,他将自己通过写话本赚来钱都拿了出来,但和买一座宅子的钱相比,还是杯水车薪。

就在一家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赵明笙清了清嗓子道:“那个其实我已经在京城买好院子了,是套二进二出的,足够我们一家子住。”

此话一出,全家人都愣住了,他们瞪大眼睛盯着面前一脸无辜的少女。

赵父虽然一直知道自家女儿很能耐,做出来的那些药丸在镇子上卖的很好,但他也没有料想道她这么有能耐,能在京中买下一套二进二出的院子。

赵明笙再接再厉道:“哥哥明年开春也要在京城参加会试,不如早些过去准备。”

赵清越错愕了一瞬,没想到妹妹还惦记着自己会试的事。

“宅子距离京中最有名的崇山书院也很近,只是崇山书院不太好进,哥哥若是想要在崇山书院读书,恐怕还需要参加书院的考试。”少女秀气的眉微微皱起,有些发愁。

崇山书院每年招收的学员名额都有限,就连京城中贵胄子弟要想进书院读书都得凭真才实学考进去。

赵清越沉思片刻,起身从房中取出一封书信。“这是严老给我的崇山书院的推荐信。”

推荐信一出,连赵明笙都愣住了。

“严老从前也在崇山书院教书,他说我若是有机会去京城,便可以凭借这封推荐入学崇山书院。”赵清越解释道。

“严老?”

她想起那个有些可爱的小老头。

没想到崇山书院的先生居然会到青山村来当一个小小学堂的夫子。赵明笙接过推荐信,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才敢确定这真的是崇山书院的推荐信。

京城中的学子,千金难求的推荐,就被赵清越这样随手拿了出来。

她这个哥哥也真的厉害。

赵明笙感慨万分,这一家人里面就没有普通的。

孟氏环视了一圈院子,还是有些不舍,毕竟住了这么些年。尤其是那些花,都是她悉心栽培下成长起来的。

“可惜了这些花”

赵明笙挽住孟氏道:“花也一起搬走,到时候把耳房整理出来,弄个暖房温室,冬天也可以养花。”

这下连孟氏都忍不住心动了。

最后赵父拍桌定论,一个字,搬!

“那我们这几天就抓紧时间收拾收拾,咱们一家趁着入冬前搬过去,娘不是怕冷吗,到时候地龙一烧,整个冬天房间里都会暖暖和和的。”

女儿这般为自己着想,孟氏心里感觉暖暖的,她笑着应了。

第二天一早,晏琢来到赵家,听到的就是这个消息。

说搬就搬,赵父拍板后,全家立即行动起来,赵明笙也挽起袖子帮着一块收拾。

其实倒也没有什么家当,最多的便是父子俩的各种书,光是这些书就装了满满一马车。还有就是赵父的那些瓶瓶罐罐里面不知道是研究的什么药丸,这些都一并打包带走。

孟氏则忙着将院子里的花移植到花盆中,这是个细活,需要先用铲子将根须附近的土铲松,花卉的根茎极为纤细,每一铲子都得万分小心,稍微不留神就容易弄断根须,其他人想帮忙也插不上手。

赵明笙搬着一箱收拾好的箱笼来到院中,一抬头正好看见敞开的大门外晏琢立在门边,明明未着戎装,依旧站的笔直。她这才想起来,今天还和晏琢约好了要去药田。

她有些不好意思道:“抱歉,今天可能要晚点去了。”

“无碍,反正不急于这一会儿。”,晏琢走上前,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箱子。“搬这些是做什么?”

手上突然一轻,赵明笙来不及拒绝,只好有些不自在地捻了捻手上的灰:“我们一家准备搬去京城了。新宅离侯府也不远,这几天准备把该收拾的收拾一下,赶在年前就搬过去。”

搬去京城?

晏琢点了点头,并没多问,只抬了抬手中的箱子:“这个放哪?”

赵明笙抬手指了指院中已经收拾好的箱笼摆放处,“垒在那些上面就好。”

晏琢抬着箱子走去,嘴角却在赵明笙看不见的地方忍不住勾起。放好后他回头看向赵明笙,心情愉悦道:“还有什么别的要搬的吗?”

赵明笙怎么好意思让堂堂珩王殿下来帮她家搬行礼,虽然他今天看上去心情很好的样子,她连忙摆手,“不用麻烦”

话还没说完,赵明笙就眼睁睁地看着晏琢自发的搬起了那些行礼。得,她以前怎么就没发现珩王如此爱助人为乐呢?

赵明笙知道自己劝不住,索性就随他去了,自己转身去厨房泡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