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炎琢在朝堂上问武将,谁能去料理这群北疆刺客。当日沈进带病上朝,偶尔掩口咳嗽,听得赵炎琢一阵心烦,便直接略过沈进,把任务派给了当时的安顺将军李哲。沈进因为失了皇帝信任,也对此事不闻不问,安心在家养着病。
而後一个多月过去了,李哲把辰京几乎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只抓住了几个不足为重的小喽啰,而那几个人还没等到李哲审问就服毒自尽了。
李哲把辰京折腾了个遍,最後向皇帝覆命说抓到的刺客已服毒,剩下的也闻风而逃了。赵炎琢不疑有他,当即重赏了李哲。
十日後恰逢西陵祭天节,赵炎琢要携後妃丶皇子丶公主们前往梅山祭天祈福。就在圣驾前往梅山的路上,蛰伏多日的北疆刺客冒了出来。他们是训练有素的死士,不到一柱香功夫就几乎杀光了赵炎琢驾前的所有近卫。
紧要关头,沈进带着皓林军赶到,五百名皓林军士兵顷刻间便料理了所有刺客,最後只留了一个活口。沈进阻止了刺客首领服毒,命人将他带回去严加审问。那人经不住酷刑,没过几日便交待了干净。
而後沈进顺藤摸瓜,把躲藏在辰京内外的刺客馀孽一网打尽,前後不过十日而已。
捡回一条命後,赵炎琢便对沈进刮目相看了,但仍不足以让他信任沈进。真正让赵炎琢幡然醒悟是在他登基六年後,当时北疆鹰王封漓亲率三十万铁骑西征,狼鹰军踏过长门河,直逼燕尾坡。
辰京收到消息後,朝堂上下一片慌乱,唯有沈进一人镇定自若,但也不开口请缨。赵炎琢问起谁能一战时,平时大义禀然的武将们纷纷低下了头,恨铁不成钢的赵炎琢无奈,只好半推半就地点了沈进的名,命他挂帅出征,率皓林军迎战北疆军,无论如何要守住燕州。
沈进知道新皇不信任自己,原本也有意称病懒管此事,但听闻是鹰王封漓亲征,而放眼整个西陵,若是皓林军不应战,就没有哪支军队能与北疆军抗衡了。
赌气事小,亡国事大。
沈进当即领旨,三日後便挂帅出征了。
这是沈进与封漓的首战,也是轰轰烈烈,热血澎湃的一战。
三个月後,燕州传来捷报,皓林军大胜。封漓带着他的狼鹰军退出燕尾坡,一路滚回了老家。
至此,赵炎琢彻底信了老皇帝的话。
“沈巍啊,你也知道朕身边没有几个人能像你父亲一样有勇有谋,这些年你们父子统率的皓林军为西陵打赢了多少胜仗,朕心里都清楚记得,也不会忘。朕老了,过不了几年就要去见先皇了,可太子还小,澜儿也还是个十岁的孩童,你难道忍心看着他们活在外敌进犯,无法自保的阴影里吗?”
动之以情是赵炎琢最擅长的,每每要哄沈进出征,他都会来上这麽一出。
对着沈进,都是几十年知根知底的人了,赵炎琢懂他,沈进也懂赵炎琢,所以两人极是默契,几乎不需要多说一句,沈进就知道赵炎琢心里打着什麽算盘。
可沈巍毕竟不是沈进,赵炎琢几年难得与他说上一句话,如今也只能把对付沈进那一套也同样用在沈巍身上,或许他们父子俩都是一个德性,哄好了就能为你拼命。
沈巍虽然不算了解皇帝,但他从小在父亲身边,沈进所经历的他大多知道。赵炎琢的为人他且不评价,但他刚刚那番话也着实打动了沈巍。
沈巍看着皇帝身前的赵云澜,那双充满灵气的眸子一眨一眨地看着自己,这一刻沈巍突然觉得,如果自己护不住西陵,护不住赵家,护不住这孩子,或许百年後还真就成了沈家的耻辱,西陵的罪人。
罢了!沈巍想。
“皇上,臣愿意留下训练禁军,但请皇上允准臣带来的二十万精兵赶回燕州,助父亲共御北疆。”
皇帝露出明显的笑意,他拍着沈巍的肩膀道:“这是自然。皓林军上下都归你调配,你愿意让他们走还是留都行。辰京有三十万禁军,朕即刻就下令受你统调。”
“臣领旨。”
沈巍除了领旨别无选择,赵炎琢也松了一口气。
赵炎琢:“时候不早了,朕还有公务要忙,有劳沈将军把澜儿送回昭阳宫,顺便见见你姑母。”
只要目的达到了,皇帝从来不与沈家的人多言。这也是他一贯的态度。
回昭阳宫的路上,赵云澜问沈巍:“在外人面前我唤你沈将军,私底下我不想唤你表兄,可以唤别的吗?”
赵云澜的话让沈巍愣了一下,一个十岁的小娃娃,为何说起话来像大人一般?
“七皇子想唤臣什麽?”沈巍看了看身高只到自己腰间的小娃娃。
赵云澜又问:“你表字是什麽?”
沈巍道:“臣表字霁粼,雨霁清粼之意。”
赵云澜歪着头思索了一下,赞许道:“这字不错,那我以後叫你霁粼哥哥可以吗?”
“七皇子高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