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儿子买肉去吗?”
孟家两口子疼儿子疼得远近闻名。
临近的街坊邻居谁不知道孟家的小儿子是个宝,大女儿是面子,二女儿夹在老大和老三中间,是根不受人喜欢的杂草。
想到这里,胖婶子的脑中不期然闯入了那个被孟母赶出家门瘦巴巴蜷缩于墙角边的女娃儿。
当初明明十七八的大闺女,瘦的骨肉伶仃,身量还不如十四五的小闺女来,不知道她去了乡下过得怎么样。
炮灰女知青73
和小院里相邻的邻居买了待客的菜,迈进门的孟母脚步带着气,脚下踏步的力道不由重了许多。
面上含着愠怒,她回想之前分开的人状似无意提起的话题
“听说许多下乡的知青准备回城,不知道你家二闺女打算啥时候回来。”
那人不知是不是有意挑起这个让孟母不悦的话题,她无视她骤然放下的脸。
“这么多年没见,她下乡的时候十七八了吧,我要是没记错现在二十多得有了,长成了大闺女,她要是回城,这年龄该找个对象了吧?”
气恼的孟母踢着脚下的石子都带着不耐的郁气。
当年她经人介绍认识了孟家老大,那时她年龄不小了,男人家庭不错,年纪轻轻顶替了父亲在厂子里的工作。
有份稳定的工作,长得也行,在这一片算是比较出挑的人。
考虑再三,大闺女的孟母最终还是决定嫁给了孟父。
两人结婚第一年生了个闺女,那个年代谁不想要个儿子,传宗接代,养老送终的总归是儿子。
她和她男人做梦都想生个儿子,因为是两人第一个孩子。
孟父孟母虽然重男轻女的老观念深刻进骨子里,对于这个长相可爱的大女儿倒也没有过多的苛责。
还给她起了个小名,叫招娣,寓意自然不言而喻。
隔了一年,一家几口热切期盼下,孟母又怀孕了,她和孟父多么希望这一胎是个男孩。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的那一天近一年的希望近乎破灭。
二女儿出生时小的像个小老鼠,被护士抱过来给孟母看之时不过五斤,又丑又小。
床上的孕妇仅仅看了一眼便不耐地转过头将眼撇过一边。
或许是孟母将失望落空的怨意不觉间转嫁到了这个无辜的孩子身上,十月打小就是被一家人下意识忽视的那个。
没过两年孟母和孟父终于得偿所愿,日盼夜盼盼望来了大胖小子,真真宝贝的厉害。
孟父翻了好几页的字典最终定下名字,取名孟家宝,家宝家宝人如其名,一家子的宝贝。
上面有一个嘴甜会哄人,模样俊俏给两口子挣脸面的大闺女孟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