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
清晨,安红豆独自醒来。
她伸手摸了摸床,外侧的位置已经没有了馀温。看来李泽礼早已离开。
算日子,她来到青荫县已有十多天了。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加之首次与吴玲珑分别,诸多事情堆叠在一起,让她还没适应转变後的新生活。
安红豆梳洗一番,去前院寻找李泽礼。
她同李泽礼现住在青荫县县令府邸。这座府邸前院是官府办公之处,後院用于安置家眷,便于官员当差。
安红豆不喜早起,故来此地後,每日醒来都是一人。
收拾妥当後去寻人,有时李泽礼不忙,两人可一起用顿饭。有时李泽礼外出办公,她便只能一人在後院打发时间。
今日李泽礼并未外出,安红豆到时,他正在翻看文书。
见他看得认真,安红豆没有出声打扰,倚在门边静静地望着他。
多年寒窗苦读,一朝得以施展。安红豆能感觉到来青荫县後,李泽礼每日都过得充实丶快乐。
看着他执笔的样子,安红豆的思绪飘到了从前,那段年少时光。
那时,安红豆和吴玲珑借各自父亲教书之便,时常行走在书院之中。
有段时日,安父在家中时常提起一名叫李泽礼的学生,言语间表露出对他的欣赏,提起来就赞不绝口。这引起了安红豆的好奇。
当时安红豆正沉迷于贫苦书生高中状元尚公主的话本,不由得将这位学子带入其中。
一次没忍住,她同吴玲珑说了自己的想法,想约吴玲珑一起去学院见识一下此人的真面目。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吴玲珑也早有此意。
不过按吴玲珑的说法,吴父在家中每每夸赞完李泽礼後都要再提起一个叫李泽仁的,然後从得意转为痛惜和费解,一顿感慨後表示李泽礼是一家榆木脑袋中的例外。
“我就想去看看,榆木脑袋长什麽样!一家兄弟,当真能有如此大的差别?”吴玲珑说道。
转日寻了个机会,两人趁吴父授课时蹲在窗沿下屏气偷听。
今日吴父在讲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读完“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吴父望向学生寻问谁来解意。
“我来!”一个中气十足的男声响起,吴父没应答。这个声音没放弃,接着道:“先生,学生愿意一试。”
“好吧,那你来说说,你怎麽理解这句。”吴父的声音透着无奈。
“学生以为,这句话是在告诉广大学子除勤奋苦学外还要强身健体,不然就要积累好财富!否则,就会出现又想要鱼又想要熊掌,但能力不足,只能得到鱼看着熊掌遗憾惋惜。”回答的声音十分自信,但吴父被气得不轻。
“一派胡言!”吴父怒道。
“先生莫气,听学生分析。从水中捞鱼比较简单,但是想从熊身上取熊掌难度很大。若非身强体壮敢猎熊,那就只能用钱去买熊掌了。若是又不能猎熊,又无钱购买,那鱼和熊掌岂不是只能取鱼而舍熊掌!”
“我读的分明是舍鱼而取熊掌!”
“哦!学生一时紧张听差了!那学生以为,此人定是用捞来的鱼换钱去买熊掌,所以说自己舍鱼而取熊掌!”
“你给我闭嘴!这圣贤书说的是鱼和熊掌吗?”
“难道不是吗?”
“鱼和熊掌只是用来举例的,这实际是在讲如何取舍!”
“那不还是要鱼还是要熊掌吗?”
“朽木不可雕也!你这榆木脑袋的……”
“先生莫气,兄长虽资质不佳,但一心向学,望先生包容。学生以为,此句是在讲个人面对选择时的取舍和得失。有舍才有得,人的欲望无限,但月尚有圆缺,事事总难两全,人经常要面对取舍。不过在取舍的过程中,种因得果,有智慧的舍是为了更轻松的得。”
“说得不错,看来是预习过,听得出几分个人见解。你俩都坐下吧!”吴父说完,继续讲课。